聶遠征沉吟片刻,說道:“好,我立刻回去,再探聽一下訊息,順便跟易局長再見一面,宏觀策略……在既定的方針上,應該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現在上上下下,都支援走出去,增加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華幣國際化,也是必然的道路。”
“越早走出去,對我們越有利,我想應該是不會有什麼阻礙的。”
說完,聶遠征即刻起身告辭,離開蘇越辦公室之後,便直奔燕京,探聽新的訊息,同時指揮在歐元上,大幅做空的國資團隊,開始逐步撤退。
第二天,1月20日。
華國高層在相關會議決議之後,開始主動接觸深陷債務困境的希臘政府,給予資金援助,並促成雙方簽訂商業投資協議,之後……華國央行便停止了希臘國債的拋售行為,並反向增持了不少,向希臘政府,釋放了良好的合作訊號。
義大利、葡萄牙、愛爾蘭……等國,多少也受到了同等的待遇。
1月23日,相關領導又主動會見了歐盟各國領導,表示了華國會站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角度,同歐盟各國一起,一塊解決歐洲債務問題,使全球經濟,重回復甦通道,並建議改革世界銀行體制,使之更好地為全球經濟服務,更好地防範金融危機。
面對華國主動送出的好意,主動提供的資金。
歐盟幾大主要成員國,雖然對於華國的戒心,依然沒有放鬆,但本著困難時期,伸手不打笑臉人的態度。
在這個短暫的時間裡,還是給予了華國足夠的尊重和權益。
當華國央行花費巨資,獲得了歐盟短暫的部分好意之後,在歐債債務危機延續之下,在美國尚沒有完全反應過來之前。
大批央企、國企,以及實力民營企業。
在國家財政支援下,在國家政策鼓勵和銀行寬鬆的專項信貸條件下,開始走出國門,向歐洲危機各國,施行資本投資和資產併購計劃。
注意到華國的一系列動靜,以及‘添越資本’集團在歐洲的大舉資產收購動向。
深陷在‘歐洲債務危機幕後黑手’全球輿論攻擊中的高盛集團,董事長兼執行總裁伊諾克可謂是鬱悶不已。
原本趁著危機,大肆入侵歐洲,大規模低價抄底優質資產的。
應該是他們。
結果沒想到他們深陷在了輿論攻擊的旋渦裡,歐洲債務危機嚴重的各國,根本就不待見他們。
相同的資產出價,他們總是輸給‘添越資本’集團,以及其它華資機構。
更讓他氣憤的,是他向國會議員埃裡·奧特提出的透過政府在關鍵時刻,主動幫忙解決歐洲債務危機,從而作為條件,讓歐盟各國,在全球經濟聯合會議上,出讓部分世界銀行股份權益,同時使美資在歐洲投資、併購條件,進一步放寬的提案,一經提交國會,便遭到絕大多數議員的反對,從而迅速夭折。
國會的絕大多數議員,乃至國內金融界的許多人士。
此刻,都還認為歐洲債務問題,沒那麼容易解決,並且危機……有一步擴散到美洲,引起全球金融風暴的巨大風險。
認為全球經濟大蕭條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認為應該優先解決內部問題,實現內部需求提振和經濟復甦。
認為應當進行外部緊縮,內部寬鬆的金融政策,認為應當加緊實施第二次量化寬鬆,不要再犯前面‘次貸危機’之中反應遲緩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