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美元再度被突破,多頭攻勢,比之上一次突破這個位置之時,更為猛烈。
‘添越資本’紐約分部,陳雨荷盯著盤面變化,沉聲道:“華爾街資本,表現得比我們預計中,要頑強得多,董事長說得對,看來我們要在歐佩克大會結果前,保證10美元的縱深防禦空間,是非常困難的。”
“這兩日,雖非決戰關頭的生死一刻,卻也是最終多空勝負的關鍵之時。”
“穩住,必須要穩住……”
“我們資金從715債券期貨合約上退出來之後,已是主力機構中,資金最為充裕的一部,理應擔起阻擊多頭的重任。”
交易室裡,共計三組交易團隊,近百號人。
在陳雨荷的話語中,都是信心百倍,手指敲擊著鍵盤,利用資金,不斷對盤面上多頭單子,進行對沖消耗。
共計270億美元投資資金,近155億美元現金在手。
再加上在715債券期貨投資上,大殺四方,擊潰各方多頭主力機構的戰績,他們理應充滿信心和必勝的信念。
同時間,港城分部。
在獲得遠東銀行儲備資金支援之後,羅雲峰率領著交易團隊,也在全力阻擊著多頭,防止他們從盤面上,重新取得優勢。
“蘇越,咱們在130到135美元區間,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啊!”
顧雲汐注意到己方整體的持倉成本線問題,說道:“如果再持續消耗下去,我們的持倉成本線,還會繼續上移,這可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持倉成本線的不斷上升,意味著他們所能承受的價格回撤區間會縮短。
會降低他們在盤面上的主動性。
他們的持倉數量,太過龐大了,一直消耗下去,恐怕在盈虧線上,連10%的價格波動區間,都承受不了。
“沒辦法!”蘇越說道,“140美元,是我們不可丟失的防線。”
“此時不爭,沒有防禦縱深空間,明天,歐佩克大會結果出來,對我們極為不利的局面出現,我們可守不住140美元。”
“然而……140美元一旦被擊穿,我們就離爆倉不遠了。”
“到那時,華爾街各系資本集團,挾雷霆之勢,單以龐大的資金優勢,就可以直接擊垮我們,讓我們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
“所以,為了以防萬一,我們必須保有足夠的防禦縱深。”
“如你所說,我們的持倉成本,隨著投入市場的資金越來越多,隨著我們在130美元到135美元之間的持倉越來越多,確實在不斷提高,這可能是多頭主力機構給我們設定的陷阱,故意在這裡跟我們對拼消耗,目的就是想提高我們的持倉成本,降低我們市場主動性,但我們不得不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