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處理,也太迅速了一些。”
林鋒看見新聞,有些吃驚:“8·16暴跌,才過去了十天時間,這些與外資裡應外合,砸盤的國內資本,就被清算了,可真是萬萬沒想到啊!”
蘇越點了點頭:“確實迅速,看來監管層對於國內各系資本互相收割的小動作,尚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對於與外資內外勾結,踐踏市場規則的國內資本,確是毫不容忍,堅決打擊到底。”
“這是一記警鐘。”
蘇越頓了頓,繼續說道:“說明在一定範圍內,只要不破壞國家大計方針,內鬥相對是容忍度比較高的,但引狼入室,收割國家,就是純屬找死了,再大的利益驅動,也不能僭越這條底線。”
“這一次,這些國內資本,為米瀾多畫出的利益大餅所驅動。”
“如今,米瀾多崩盤,他們錢沒收到,自己的前途也毀了,說起來也算是咎由自取,絲毫不值得同情。”
對於這樣的打擊,蘇越是堅決支援的。
國內的金融市場,本就脆弱,真正的成長、成熟,還需要很多時間,若任由這些資本勾結外資,隨意毀壞市場秩序和規則,那投資環境,會變得極為惡劣,也會變相驅逐一直在市場中賺不到錢的大量散戶,破壞投資生態。
“監管層這一出手,市場中的空方力量,可就徹底湮滅了。”林鋒說道,“空頭不死,多頭不止……如今,恐怕行情,真是要走到頭了。”
當市場只餘下一個聲音的時候,就是行情最後的瘋狂了。
這經過無數次演繹和重複的事情,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金融市場中重演。
為什麼會一而再,再而三重演?
為什麼許多經歷過的人,還是會在情緒頂峰迷茫,不能清晰認識到市場本質,不斷地深陷在這個旋渦中呢?
那是因為在情緒堆積的頂峰,往往是行情上漲最瘋狂的時候。
往往是鋪天蓋地的利好和故事,爭相演繹,不斷給人信心,不斷讓人相信投資邏輯正確性的時候。
然而……
從網際網路科技到藍籌白馬,從藍籌白馬到如今核心資產,從核心資產到後世的大國基建,再到供給側改革、網際網路金融、順週期、好賽道……一個又一個投資邏輯被驗證,又從驗證中破滅。
這隻能證明金融市場,沒有永恆不變的投資邏輯。
而唯有周期、估值、以及情緒的變化。
因為一輪牛市,或者說一次投資邏輯的成功驗證,就抱著這種投資邏輯不放,認為找到了在市場中賺錢的金鑰匙,那麼……在未來,就肯定會因為週期、估值、情緒的變動,而將自己在市場中賺到的錢,又全部還回去。
倆人說話間,網路上,關於證監會所公佈的這兩則訊息,也是議論紛紛。
“8·16暴跌,果然是有原因的,我就說嘛,那天跌得太奇怪了,沒想到是有人惡意賣空,惡意操縱股價。”
“那天港城恒指也跌得厲害,不知道二者是不是有什麼聯絡。”
“聽說外資在做空港城金融市場中慘敗,被國資收割了上千億利潤,這些被迅速處理的惡意賣空機構,我猜肯定是跟港城的外資有聯絡,所以才被這麼急速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