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衝進敵群中和敵人面對面衝殺,會造成一些兵士傷亡,不如躲在山坡上安全,但戰爭哪有不死人的?
許多兵士既然被徵召進軍隊中,那就做好了死亡的準備,有些更是急著榮立戰功,好為父母、家人掙足夠吃飽穿暖的錢糧、衣服,李元景這樣不讓衝鋒,那將士們原本能榮立的戰功也掙不到了。
而現在這局面,亡魂俱冒的突厥兵士們潰不成軍、只顧逃命、沒有絲毫鬥志,此時大唐兵士衝過去,那簡直就是單方面的屠殺,是多麼好的榮立戰功的機會啊!
當然,李靖、李績和大軍將士們都明白,李元景不讓兵士們衝鋒,是怕兵士們有傷亡,也因此,大軍將士們更是覺得李元景實在是善良、真心愛護兵士的好王爺、好統帥,因而更加敬重他。
但這樣殺敵的機會千載難逢,兵士們士氣正盛,如果此時不讓他們衝鋒,就會洩了大軍計程車氣。
如果這仗由李靖、李績指揮,他們早就命令將士們衝殺下去了。
但此仗二人都說了,讓李元景指揮,他們聽李元景的,那就不好再擅自做主了。
並且這一仗,李元景指揮得也實在是漂亮。
因此,雖然二人都知道此時應該衝鋒,但李元景不釋出命令,他們也就在在旁邊等著,默不作聲。
正在這時候,孫思邈派人過來,無比著急地告訴李元景,他所率領的俠客們全都嚷嚷著要衝下去斬殺突厥兵士,他都要攔不住了。
李元景趕緊告訴孫思邈派來的人,讓他告訴孫思邈,一定要攔住俠客們,不要衝下去和突厥人拼殺。
現在,突厥人擁擠在峽谷出口,許多人出不去,如果此時大唐將士和俠客們衝過去,那突厥人出又出不去,逃又逃不了,困獸猶鬥,他們反倒會和大唐將士拼命。
雖然此時突厥兵士已經潰不成軍,不成建制,又沒有騎馬,士氣和戰鬥力都低落得不堪一擊,但他們畢竟人多,如果他們和大唐兵士、俠客們拼死搏殺,即使大唐能戰勝他們,但也會損失慘重,付出極大的代價。
畢竟大唐連兵士和俠客加在一塊兒才兩萬五千人,而這場戰鬥即使最終打贏了頡利可汗率領的這十萬大軍,可現在大唐邊疆除了這十萬大軍之外,還有五萬突厥兵士。
如果在以前,僅僅這五萬突厥兵士,也不是大唐兩萬五千步兵所能對抗的。
再加上這一仗只是嚇跑了頡利可汗,不一定能消滅掉他們多少人,突厥大軍主力還在,等吉頡利可汗跑回去一段時間之後,他回想這次戰鬥,肯定能明白,這次戰鬥他們只是一下子被炸藥包、火繩槍、火藥雷嚇懵了,所以才亂了陣腳,亡命逃竄。
而其實他們只要鎮定,不驚慌、不發生踩踏、自相殘殺的局面,而是穩住隊形和大唐兵士對抗,大唐兵士即使有火藥雷、火繩槍,也不是突厥十萬大軍的對手,畢竟大唐兵士加上俠客才兩萬五千人,而火繩槍也只有三百條,火藥雷也不是真多。
如果頡利可汗能想明白這一點,再帶兵攻過來,只要他小心,不中大唐軍隊的埋伏,他的大軍,再加上先前來大唐邊疆的其餘五萬人馬,十幾萬大軍,大唐軍隊幾乎依然沒有勝利的可能。
不說李元景非常不希望他帶領的大軍兵士們會在戰爭中傷亡,僅僅從對抗突厥十幾萬大軍這一點來說,兩萬五千大唐兵士、俠客,每一個都非常珍貴,決不能有所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