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景既然決定下來不和裴淑貞單獨見面,而是帶人前往城外指導、檢視廠子、生意,他就立刻派人通知裴寂、馬周、裴淑貞前往城外。
裴淑貞聽李元景讓去城外檢視廠子、生意,她知道李元景真的很忙,時間很緊,所以就不再扭捏,而是快速收拾好,來見李元景,跟著李元景出了城。
在路上,李元景一邊走,一邊把關於廠子、生意的資金、技術、人員、銷售等事情交代給裴寂、裴淑貞、馬周眾人。
走出京城,李元景發現城外的天空、大地上,到處都是蝗蟲,許多農民都在捕捉蝗蟲。
因為蝗蟲太多了,不管是炸著吃,還是打死曬乾磨成粉面,都無法把這蝗蟲消滅乾淨。
而大批的雞、鴨、鵝也都在肆意地吞吃著蝗蟲。
裴寂告訴李元景,李元景想出的炸蝗蟲吃、人工孵化小雞、小鴨等方法特別好,因為這個夏天是大旱天,即使沒有蝗災,農民們的收成也非常不好,而李元景想出這辦法之後,人們炸蝗蟲吃就節省了許多糧食,而孵化出的小雞、小鴨根本不需要喂糧食,漫山遍野的蝗蟲讓小雞、小鴨無論怎麼吃都吃不完。
這麼多的小雞、小鴨,等到了冬天,蝗蟲消失了,沒有糧食吃的時候,把這小雞、小鴨宰殺吃掉,也能當許多糧食。
即使不把這雞鴨吃掉,留它們下蛋,也是非常好的事情。
大唐民眾對李元景想出的這辦法非常高興,因此對李元景無比感激,雖然李元景曾經宣佈過,禁止人們為他建生祠,塑神像、掛畫像燒香禮拜,但依然有許多人偷偷地在家中掛李元景的畫像燒香禮拜、感謝李元景。
李元景聽了,告訴裴寂,一定勸人們不要這麼禮拜、感激他,即使要感激,也要感激皇帝李世民。
大唐民眾現在之所以能這麼平安的生活,都是李世民的功勞,沒有李世民,僅憑他,什麼也做不了。
裴寂、馬周眾人看李元景如此謙虛,更覺得李元景真是一個不圖名利、一心為大唐百姓的好王爺,因此他們也更決心一定要全心全意追隨李元景、盡最大的能力幫助李元景,把李元景安排的工作做好。
李元景觀看了生意場地、長石礦、煤礦、鐵礦,觀看了正在建造的鍊鐵爐、燒製玻璃的爐子。
李元景仔細觀察這些爐子、指出了做得不好的地方,並詳細指導了該怎麼做。
李元景告訴負責玻璃廠的李世民第三子蜀王李恪,和負責鍊鐵廠的李世民第五子楚王李祐 ,這兩個廠子對李世民、對李元景大唐朝廷和百姓都非常重要,讓他們兩個一定要認真管理。
李恪和李祐作為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的兒子,自然都非常有能力、有眼光,他們自然也都明白這兩個廠子對李世民和大唐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因此他們全都向李元景保證,他們一定會盡力、全心全意管理好廠子。
李元景看二人確實都是很負責任、很有能力的人,就告訴他們,關於這新型鍊鐵、製作玻璃製品的廠子,以前沒有任何經驗和技術,所以他們要組織有經驗、有能力的工匠,多研究,爭取不要出什麼差錯,更多、更好地煉製出鋼鐵、燒製出玻璃製品。
李元景一直跑了兩天,把廠子、生意幾乎全都跑了一遍,同時,也把需要交代的問題,向裴寂、裴淑貞眾人全都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