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了,真的佩服李元景考慮問題周到、細緻,按照李元景的獎勵政策,那還真有可能出現全民孵化小雞、小鴨的情況,那時,雞蛋、鴨蛋就會供不應求了。
李世民對李元景說:
“如果這樣,我們就要號召人們這一段時間少吃雞蛋、鴨蛋,把雞蛋、鴨蛋全都拿來孵化小雞、小鴨。”
李元景聽了,心中感慨李世民不愧是千古明君,一心為大唐百姓著想。
接下來,李元景告訴李世民,要宣傳人們知道,朝廷鼓勵人們孵化、餵養雞鴨,主要是為了消滅蝗蟲。
蝗蟲的危害所有人全都清楚,很快蝗災就會大規模爆發,雞鴨和各種飛禽都是消滅蝗蟲的能手。
並且,蝗蟲爆發時,雞鴨根本不必喂糧食,漫天遍野的蝗蟲,每天都能讓雞鴨吃得肚子裡裝不下。
這樣餵雞鴨幾乎不用浪費多少糧食。
雞鴨喂成之後,每十隻朝廷獎勵一兩二等鹽,二十隻獎勵二兩二等鹽,三十隻獎勵三兩,依次類推。
這、這、這……
在大唐,一隻雞也就賣十文錢,一隻鴨還賣不了十文錢,因為鴨子肉特別腥、特別難吃,農民喂成十隻雞就獎勵一兩二等鹽,那就相當於獎勵十文錢,再加上孵化小雞的獎勵,讓雞鴨吃蝗蟲又不用耗費糧食,農人們餵養雞鴨,幾乎就是兩倍的利潤了。
如果採用人工孵化雞鴨的方法。一萬隻就獎勵一個溫度計,那不說雞鴨的利潤,僅僅一個溫度計就價值一百塊錢,是孵化出來的雞鴨的幾十倍了。
當然李世民作為皇帝,更懂得蝗蟲給大唐帶來的危害,那可不僅僅是幾兩食鹽的問題,那是無數百姓逃荒要飯、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慘不忍睹的悲慘景象。
而李元景想出的辦法,雖然朝廷要發放出去不少食鹽,但現在朝廷最不缺的就是食鹽,李元景研究出來曬鹽法之後,曬鹽速度極快、成本極低,海邊鹽場一個月曬出來的鹽,足足夠大唐所有的人吃一年!
所以即使獎勵出去再多的食鹽,比起以前用鍋煮鹽,朝廷還是節省了很大一筆開支。
現在李世民真的太感謝李元景想出了曬鹽之法了,這方法幾乎拯救了整個大唐、整個朝庭!
但李世民又問李元景,玻璃如此珍貴,雖然他不知道元景怎樣製作出來了溫度計,但玻璃那麼脆,想把它製成溫度計,尤其是在那麼細的管子裡裝進去水銀,在溫度計上刻上刻度,應該非常不容易,把那麼珍貴的溫度計獎給人工孵化小雞的人,是不是太過昂貴了!
李元景悄悄告訴李世民,現在大堂玻璃非常昂貴,只是因為大唐現在還沒有掌握燒製玻璃、製作玻璃製品的技術。
只要掌握了那技術,玻璃將會非常便宜,一個溫度計的成本也就一文、兩文錢。
這、這、這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