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閒散王爺> 第二百一十二章李德獎請求追隨在李元景身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二章李德獎請求追隨在李元景身邊 (1 / 2)

李元景把李德獎和裴淑貞留了下來。

把裴淑貞留下來,其實沒什麼重要的事,李元景只是單純想讓裴淑貞留下來和她說說話。

而他把李德獎留下來,是準備和李德獎談一談,讓李德獎留在自己身邊,貼身保護自己。

李元景直接把李德獎請到自己書房,他讓春綺搬過來兩壇酒、命令膳房炒幾個菜,請裴淑貞、孫思邈、薛仁貴等人作陪,喝酒閒聊。

因為未來的李德獎是“蜀山五俠”之“赤金劍”,一生行俠仗義,痴迷劍法,所以席間,李元景向眾人大談特談關於俠客行俠仗義、各種劍法劍式等事。

李元景把他所知道的劍法:

達摩劍、昆吾劍、武當劍法、青萍劍、以及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奪命連環劍、獨孤九劍、玉女素心劍、玄鐵劍法、金蛇劍法、兩儀劍法、太極劍法等五十多種劍法,以及每種劍法的特點全都講了出來。

什麼以彼之道還治彼人之身、正反兩儀、攻敵之所必救、無招勝有招、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氣式……

李元景非常喜歡看金庸的小說,他把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郭靖、楊過、令狐沖、東方不敗、嶽不群等雲天霧地地給李德獎眾人講出來。

講了葵花劍法、辟邪劍法的“欲練此功,必先自宮”……

“劍”是降妖伏魔的神物,“劍”又代表著“法”。劍代表著正氣,代表著決心。

劍以鉤、掛、點、挑、剌、撩、劈、為主,劍隨身走,以身帶劍,劍與身合,身與氣合,氣與神合、神與意合,快慢相兼,剛柔相含,六合之中亦需要手、眼、身、法、步神形俱妙。

劍法,行如蛟龍出水,靜若靈貓捕鼠,運動之中,手分陰陽,身藏八卦 ,步踏九宮,內合其氣,外合其形……

雖說李德獎是蜀山五劍之一,但此時的李德獎才剛剛十四歲,既沒有出去雲遊,也還沒有拜岐暉為師,此時的他,只是對劍法和雲遊、行俠仗義充滿了深深的羨慕和嚮往,現在聽李元景這麼一大通忽悠,他立刻對李元景充滿了仰慕和崇拜:

李元景這兒有喝不完的好酒、李元景懂這麼多的劍法、行俠仗義之事,李元景這麼了不起……

李德獎有心追隨李元景了。

李元景撐著酒興,向李德獎和孫思邈、薛仁貴當場舞了一段太極劍。

前世李元景做老師時,特別喜歡看金庸的小說,所以對金庸小說中的各種劍法也特別羨慕,所以也曾下苦功夫學過幾天太極拳、太極劍。

唐代時已經有了太極劍,但那時,太極劍還只是草創,很不完備,不像後世李元景學的,經過了張三丰等無數代人的改進、完善,無論形、意、神都非常圓滿。

雖然李元景前世沒有修煉出內功,所會的太極劍,只是花架子,但他穿越的六皇子卻天生神力,武功高強,所以太極劍在六皇子身體的加持下,舞得“翻天兮驚飛鳥,滾地兮不沾塵,一擊之間,恍若輕風不見劍,萬變之中,但見劍光不見人。”,非常有模有樣。

這劍法不但令李德獎非常喜愛,即使孫思邈看了,也很是驚奇劍法中蘊含道家的大道至理。

於是孫思邈懇求李元景把這劍法教給他。

在孫思邈的心目中,自己既然認了李元景為師傅,那作為弟子,放下身段懇求師傅什麼事,是非常正常的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