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閒散王爺> 第二百一十章李元景講課(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章李元景講課(一) (1 / 2)

只是李世民親臨了現場,如果李元景再這樣講,就顯得太過諂媚李世民了。

但李遠景又想了想,他講這些一則真的很有必要,再則,既想抱粗腿,又不想諂媚別人,哪有這樣的好事?

只要自己能做個逍遙閒散的王爺,諂媚李世民一些又如何?

於是李元景決定按照事先設計的講。

於是李元景就講了李世民怎樣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了大唐百姓生活富足而夙興夜寐、嘔心瀝血管理朝政,他寧肯國庫、內帑錢財極其匱乏,天天為沒錢犯愁,也絕不增加賦稅,讓人民得以休養生息,不至於被苛捐雜稅逼得流利失所、家破人亡。

他任用賢能,把朝廷和國家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安居樂業,因此李世民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名君。

所以他要求在場的皇子、皇女們,要全心全意聽從李世民的命令,努力幹好自己的事,幫助李世民排憂解難。

李世民自己自然知道他一心希望大唐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安居樂業,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寧肯自己非常艱難也不增加賦稅

但李世民自己也沒有想到,李元景能把他的心理、思想、各種治國之策講得這麼深刻、全面、總結得這麼好。

李元景講的許多,李世民即使無意識地做了,但很多他並沒有認真思考他這麼做的意義、對國家、對大唐的好處。

現在李元景一講,他發現還真是這麼一回事,李元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了解得太透徹了,李元景真是自己的知己呀!

有弟如此,怎能不信任、不重用?

李世民不知道,李元景講的這些,可不是李元景自己總結出來的,那是一千多年來,無數歷史學家、政治家們研究李世民的思想、治國之策,總結出來的,那麼多大學問家、政治家研究出來的成果,能不全面、深刻嗎?

李元景用無比崇拜、真誠、深情的語氣講述李世民的豐功偉績,讓皇子、皇女們聽從李世民的教誨,在場這麼多人,甚至包括魏徵、房玄齡、杜如晦,也沒有聽出來李元景在講話中有恭維、諂媚的意思。

原本根據後世治理國家的經驗,李元景還有許多關於國家制度、權力、法律、家天下、公天下等的改革,但現在是封建社會的大唐,社會政治經濟水平還沒有發展到需要這種改革,社會發展有其自身規律,不能拔苗助長,所以許多關於國家政治制度的改革,李元景不能講。

但李元景按照後世黨政分立的原則,講述了要在各州、府、縣設立欽差處,負責教育民眾、領導、監督州、府、縣主政長官的工作,避免出現一個州、府、縣主政長官昏庸殘暴、橫亙暴斂、 貪汙受賄而沒有人監督、控制的局面。

李世民聽了李元景的二權分立的制度、策略,很是震驚:

大唐時期道路、交通不便,天高皇帝遠,一些地方的州、府、縣主政長官,欺下瞞上、一手遮天,為所欲為,而朝廷卻很難發現,按照李元景二權分立的制度,那一個州、府、縣主政長官再想為所欲為、做地方的土皇帝,就不容易了,那樣政治將會清明許多。

而李元景講的欽差處負責教育民眾,李世民一時想不通具體該怎麼做。

等六弟講完了之後,要讓六弟詳細講講該怎樣在地方實行二權分立制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