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這曲轅犁輕便、靈巧,牛能非常舒展地使出力氣,力氣是一條直線,沒有被分散。
犁鏵墾起的土直接被傾斜的犁面推到了一邊,即使一時沒有被推到一邊的,莊戶把扶手傾斜擺動一下,很輕鬆地就把土翻到一邊去了,不像直轅犁那樣,直轅和犁架固定死在一塊了,扶手不能傾斜,土只能靠牛硬拉犁子推到一邊。
兩頭牛拉著犁子非常輕鬆,走得很快,用這曲轅犁犁地,比用直轅犁快一倍。
兩名莊戶正無比激動、興奮地犁著,李承謙、李麗質、李德獎、秦懷道等皇子皇女、大臣的子女們過來了。
這些人生活在深宅大院中,很少接觸京城外邊的農人,不懂種地,也沒有仔細觀看過耕地,今天站在這兒看兩名莊戶犁地,覺得很新鮮,看得興致勃勃。
李元景就給這些皇子、皇女們講解耕地、直轅犁、曲轅犁的區別。
李元景讓莊宅使派人抬過來一架直轅犁,然後他讓十名莊戶拉直轅犁和曲轅犁,讓他們體驗這兩種犁子的區別。
看著莊戶拉直轅犁和曲轅犁,李元景突發奇想:
讓李麗質、李承乾等皇子、皇女、大臣的子女們也拉著犁子試試,讓他們體驗一下農民們生活的艱辛。
這些將來都是他的廠長、經理,並且皇子皇女們都是他的弟弟、妹妹、侄子、侄女,秦懷道、尉遲寶琳等人,也都是他極為欽佩的歷史英雄們的子女,讓他們體驗農民們生活的艱辛,改造他們的思想,這對他們極有好處。
所以李元景就把這些皇子、皇女們分成幾隊,他親自帶隊,動手拉犁子。
原本大唐時期,幹農活是非常下賤的事,稍微有點身份地位的人,都不會去幹,這些皇子皇女、大臣子女們,一個個養尊處優的,如果讓他們來幹農活,不說讓他們拉犁,即使很輕鬆的活,他們肯定也不幹。
但今天,李元景親自動手拉了,這些皇子皇女、大臣子女們也覺得很有趣、很好玩,所以也都跟著拉了起來。
七月的天氣,熱得特別很,這些皇子、皇女們,站在那還要有人打傘、有人扇扇子,現在讓他們拉犁子,兩圈下來,所有人全都熱得大汗淋漓,累得氣喘吁吁。
李元景趁機教育他們,農人們生活不容易、糧食生產不容易、因為缺糧,每年都有許多人餓死,所以每個人都要勤儉節約、愛惜糧食。
李元景同時把李紳的兩首《憫農》當場背誦了出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