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提升了這部電影的“藝術格調”,使其成為今年在日本的各大電影獎項中奪獎的熱門作品。
所以作為參演這部電影的主要演員們,都不出意外迎來了名利的雙豐收。
其中松本慶子當然是當之無愧的最大贏家。
人家既是女主角,又是投資人,收穫之巨沒人可比。
但要是說其他演員裡誰的收穫最大,那恐怕就是澤口靖子了。
作為一個新人,出道沒多久的澤口靖子因為容貌酷似李香蘭,而被野村芳太郎選中,接到了“少女李香蘭”這個角色。
雖然她的戲份只佔全片的四分之一的時間,但主角仍然是主角。
而她的演出儘管稍顯青澀,但因為和年齡的原因,完美表達出了李香蘭少女時期單純質樸的特質。
這種發乎自然的美麗和表演,與年長的松本慶子的成熟風情和嫻熟演技形成了完美的對照,產生了相輔相成的良性效果。
可以說這幾乎是一個與她自身條件無比契合的角色,遠比石田良子扮演的李香蘭好友,更加令觀眾們印象深刻。
於是她的運氣也就來了,上映之後短短几周的時間,她就徹底紅了,成為了1987年最為炙手可熱的年輕女演員。
讓她從以前一個半新人演員,火速成為了一線大演員,採訪一個接一個。
這種情況堪稱一夜成名,喜愛她的觀眾以百萬計,粉絲數量快速攀升。
等時間到了四月,她還被一些知名雜誌評為“四月最受觀眾喜愛的藝能界新人”、“新生代電影明星中觀眾最想娶的女藝人”,並且以顏值、美腿等沒什麼格調的排行榜上,投票數一路領先。
同樣是這一年火起來的立花理佐、酒井法子、坂本冬美、南野陽子這些新人,根本沒法跟她相提並論。
完全可以說她憑藉此片在日本掀起一陣“澤口靖子旋風”,可見觀眾真的被她迷住了。
而且《李香蘭》在共和國內地公映之後,她同樣因這部電影為華夏觀眾所熟悉,從大洋彼岸的共和國內地,一舉收穫了大量的影迷。
有了國際影響力當然更是求之不得的事兒,這無疑代表著巨大的人氣和觀眾喜愛度,而演員歸根結底就是吃人氣飯的。
片酬上漲是毫無疑問的事,最容易撈錢的商演邀請和各種廣告合約也紛紛而至。
畢竟華夏內地也是許多日本大企業看重的主要投資市場之一,三洋和日立都想請她來拍電視廣告投放華夏內地。
按理說,澤口靖子本該對成就了她的霧製片廠和導演野村芳太郎本人心懷感激才是。
尤其是霧製片廠接下來投拍的兩部作品《摘金奇緣》和《黑皮革記事本》也都找她繼續合作。
並且考慮到她人氣和名氣的變化,還給她開出接近一線演員的豐厚報酬——電影八百萬円,電視劇每集一百五十萬円的片酬。
要知道,同樣是在《摘金奇緣》裡扮演戲份差不多的配角,三浦友和、宇津井健的片酬才不過一千萬円和九百萬円。
同樣是出演同一部電視劇,三浦友和作為男主角,片酬才二百五十萬円一集,而宇津井健的片酬一百五十萬一集,完全和澤口靖子相當。
霧製片廠能無視男女差異,也不考慮出演經驗和行業資格,給她開出的價格絕對不算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