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俗話說「無酒不成席」,尤其辦喜事更得講究酒。
由於「酒」與「久」諧音,人們自然為取吉利將「酒」的寓意為「久遠」。
京城人過去最常用的就是「燒黃二酒」,謂之「金酒銀酒」。
這兩樣,寧衛民辦事的婚禮上自然也是不缺的。
他的喜宴,燒酒用茅臺,黃酒用即墨老酒。
不過為了不招搖,不讓人說嘴,喜宴上的酒水都是倒在壺裡呈上去的。
這樣的好處是,不但器皿精美,與餐具成套成雙,而且層次高的人仍然能喝出來,顯得文雅,含蓄。
像大部分的官場中人,幾乎都是一品就品出來了。
自然頷首含笑,欣然舉杯。
而平常人雖不識貨,只知味美,卻也能因此而得以心安。
比如說扇兒衚衕2號院的米師傅,就是個只喝過二鍋頭的主兒,直跟邊大爺唸叨。
「瞧瞧,這老康可是真夠精明的啊。一瓶老白足夠分出兩三壺的,別看這麼多桌子,其實用不了幾瓶啊。這手高明啊,我要是有兒子啊,我也得這麼辦。難怪這老傢伙有錢呢,還真是個生意人,真會省啊。」
邊大爺還是比較公道的。「看你說的,這喝完了人家還給你續呢。再說這酒多好啊,怎麼也得三塊的好酒,人家摳嗎?儘量少些浪費也是應該的。還有那些紅的、啤酒和汽水哪樣你沒喝啊?這些就便宜啊?」
確實,今兒還不獨只有燒酒和黃酒,葡萄酒白的紅的全有,還有那早早用人工冰湃好的桂花陳和「五星啤酒」、「北極熊」汽水,也被人連同鐵皮桶一起擺在了旁邊的油桌上。
那是一應俱全啊,主打就是一個周到,得照顧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賓客各種不同的需求。
除此以外,在飲食方面還有一份令所有賓客都意想不到的貼心回禮呢。
要知道,寧衛民今天的婚禮,一旦有來賓告辭,必有回禮一份,以做答謝。
諸如喜煙、喜糖,料器、首飾、同心結這樣的工藝品,反正不會讓客人們空手而歸。
然而在所有的回禮中,還附贈什錦蒸食一份,這更是屬於特立獨行之舉。
回禮的蒸食以包子為主,這是考量到酒足飯飽賓客歸家後,多半會因為疲倦不愛動彈。
有了包子,一旦餓了,他們便不用再開火,直接可以用包子來墊飢。
而特別之處是在於包子餡兒可是市面飯館沒有的。
例如:雞鴨口蘑丁餡,海參乾貝玉蘭片餡,黃鱔餡,青蛤餡,白花藕餡,奶汁芋頭餡,茉莉茶葉蝦仁餡,誠是獨出心裁。
所有包子都是江念芸親自選料拌餡,而且最後上屜出鍋,還需要江念芸親自眼看後,方才能打入蒲包和紙盒作為禮物送出。
老太太對發麵的成色要求很高,用鹼必須適中,不得稍有黃色或黃辦才算體面。
要說起來,其實這是當年京城首富馬家辦事時候的創舉,結果倒是讓客居於此的江念芸看在眼裡,今天學著給挪用了。
這應該也算是一種傳承,也是適得其所吧。
畢竟以今天寧衛民的資產,早就當得起京城新一代的首富了。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