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5月,對京城人而言其實是一個相當紛亂、相當熱鬧的月份。
因為有許多前所未見的新鮮事兒,都是在這個月裡冒出來的。
是既讓人興奮,感到刺激,又有點難以適從,手足無措。
至於箇中滋味,到底是甜是苦,是酸是辣,還真沒人說得清。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這些事,無不在證明老百姓的日子與過去相比,變化越來越巨大。
比方說,婚姻法修正後的效果開始凸顯。
有三十六名婦女組成了一個“秦香蓮上訪團”,本月聯合到全國婦聯上訪,狀告她們的丈夫是“陳世美”。
這些女性都是知識分子,她們在過去的歲月裡自覺地支援了丈夫的事業。
可這些丈夫翻身後竟紛紛藉助新《婚姻法》中的“感情破裂”一條,提出離婚,不要糟糠之妻了。
在這一轟動事件中,不但官司打到了中央,京城人也是第一次聽到一個新詞兒——“第三者插足”,並且為之熱議了許久。
而結局也是頗為耐人尋味的。
怎麼回事啊?
原來米曉冉悄無聲息的進了屋兒,來找寧衛民了。
找還不算,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米曉冉居然直接就湊到寧衛民耳邊上說起話來了。
弄得一桌人,誰都帶著戲謔的眼神望著寧衛民。
大家無不誤會米曉冉是寧衛民女朋友,看見他剛才大口喝酒不樂意了呢。
可誰又知道,這同樣也把寧衛民嚇了一跳啊。
不為別的,這舉動太近乎點兒了。
寧衛民是怕院兒裡的熟人看見了,回頭說不清。
萬一被米師傅和米嬸兒看見,那更得要了親命了。
不過話雖如此,可一聽了米曉冉說的話,連寧衛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米曉冉此舉還是有必要的。
因為他的新業務惹出了麻煩,還真的不好讓別人知道。
就剛才,居然有個男拿著一份兒《現代青年》的雜誌,按著上面廣告登的地址找到扇兒衚衕2號院來了。
還好見院裡人來人往,還貼著喜字兒,這位沒敢冒失進院。
只待在院兒外頭,跟往來的人打聽,院裡是不是住著個叫寧衛民的。
更巧的是,米曉冉剛才去上廁所了。
回來的時候,她正碰上這位跟3號院的人提寧衛民的名字,也就把事兒給攬過來了。
這位還真實在,米曉冉一問,他就一五一十把自己來意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