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頭幾天鬧了點矛盾的鄰居,為了今後也能分點好處,都跟他說了近似於道歉的軟和話。
老百姓還能圖個什麼啊?不就是吃喝不愁,心裡痛快唄。
從此免費煙抽著,免費酒喝著,老爺子從此算徹底免了菸酒挑費了。
考慮到不用再聽老伴兒在這方面的抱怨了,總體算起來,還是值當的,老頭兒當然美了。
至於張士慧,他能親眼目睹這些菸酒受歡迎的程度,心裡落個踏實才是最重要的。
回家之後,他掰著手指頭自己估算了一下。
劉家住的這座1960年建成,被叫做“安化樓”的公社大樓裡,攏共有二百八十八戶主家兒。
這其中只要有五分之一或者是六分之一的人家,要能衝著老爺子這面子,認他的菸酒。
那保守估計,每個月就能消化掉至少二十箱到二十五箱的二鍋頭,五件兒一整箱的香菸啊。
老丈人可還沒去單位問過呢,十分之一的貨量就已經差不多解決掉了。
真要是這樣的話,其他的貨還發愁嗎?
從理論上說,他茲要能找著十個像老爺子這樣的主兒。
他們的搭售配額就能再翻上一番啊,這太成了這!
就這樣,第二天,吃著甜頭的張士慧就又弄了一三輪車的煙和酒,再次送岳父家來了。
二十四箱的二鍋頭,四件兒香菸,完全是按照估算的數目來的。
他本打算存在劉煒敬原先的小屋裡的,留給老丈人慢慢賣著。
沒想到事情的發展遠比想象得還樂觀。
這第二次送來的貨根本就沒在劉家存多久,也沒能讓老丈人帶多少到單位去,就又銷售一空了。
因為不少人怕過這村沒這店了,手裡但凡有點富裕錢的主兒,都願意趁機多存點貨。
還是那句話,這屬於日常消耗品。
即便自己用不了這麼多,還能勻給親戚朋友呢不是?
就這樣,也就一個禮拜之後,張士慧聽老丈人的招呼,又送去滿滿騰騰的一車的貨啊。
等老丈人把能照顧的鄰居和單位同事都照顧到了。
張士慧一看記錄的數目,居然已經賣出去了小七十箱的二鍋頭,整整兩箱子的煙。
好傢伙,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存貨就這麼銷掉了,不費吹灰之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