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從二十歲從軍,二十二歲時就在箭方面展現了驚人的才藝,隨後又使用了大刀、長槍、四方鐵簡等諸多兵器,不說是十八般兵器樣樣皆通,但是也相去不遠。
但我們從這其中,細細品味,其中最突出的,還是岳飛的力氣和弓箭。
使用弓箭射殺一個人,在歷史上很多武將都可以做到,但是要射穿一個人,恐怕並沒有多少人可以做的嗎。
年輕的岳飛就做到了這一點,雖然是射穿了敵人的喉嚨,但也足見力量驚人。
那麼岳飛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其實,關於這一點,歷史上是有相關記載的,據載,岳飛少年時期,就“天生神力...引弓三百斤,腰弩八石”。
在宋代他大宋的時候,按照計量單位計算,一石等於一百二十斤,八石就是九百六十斤。宋代《武經總要》中給弓箭手的標準是這麼定的,一石為普通的弓箭手,二石為精英弓箭手,三石就屬於精英中的精英,與現代的特種兵類似。
而這對於岳飛而言,還是小菜一碟。按照當時的標準,岳飛絕對是萬中無一的“兵王”。
而射穿對方的喉嚨,也僅僅是冰山一角。據說在五國十代的時候,有一個神箭手,弓力才兩百多斤,就可以射穿,距離兩百多米遠的敵將身體。
那麼,岳飛“引弓三百斤,腰弩八石”,能射穿多少呢?由此可見,岳飛的力量絕對是變態中的變態。
但力量大,不見得武藝高強。
在華夏曆史上有很多力量很大的人,但卻沒見得都成為了出名的武將,比如戰國時期,就非常崇拜舉鼎,但是能夠舉起鼎的,並不一定會成為猛將,而有可能成為“死人”,比如那個舉鼎而亡的秦王了。
所以,岳飛的“天生神力”只是他個人戰力中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還是岳飛的全面的綜合素質。
從上述的戰爭中,看出岳飛可以熟練的使用各種兵器,可以說是一個全才的武將,遠攻有箭術,近攻有大刀、長刀、長槍、四方鐵簡。
岳飛身處北宋末年,那一個亂世,宋朝政府面對的,可不簡簡單單是北方金國的威脅,同時還要面對各地,烽火四起的農民起義。
所以,在那個年代,習武自衛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主流,而岳飛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武術愛好者。
而且,從他所使用的兵器看,在他年輕的時候,絕對拜過很多的師傅,不然也不可能在數次戰場之中,使用了多樣不同的兵器,但是最精通的應該還是所謂的“岳家槍”。
岳飛的師傅之中,有一個人叫周同,在周同去世的時候,岳飛就在其墓前哭泣,岳飛的父親見到後就問他:“爾所從射者多矣,獨奠泣於周同墓,何也?”
岳飛聽到後,說道:“飛向者學射於周君,而特與飛厚”,意思就是說,岳飛的眾多師傅當中,唯獨這個周同待岳飛最好,所以為其之死而悲傷。
顯然,從此可以看出,教導岳飛練習箭術的,周同也僅僅是其中一人,那些沒有姓名的人還有很多。
另外還有一位有名有姓的師傅,叫陳廣,據說“善使槍”,於是在岳飛二十歲那年,由其外公引薦至其門下,學習槍術,不久就槍法大進,“一縣無敵”。
關於“岳家槍”的由來,應該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一定完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