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影片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 第二百章 商鞅變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章 商鞅變法 (6 / 6)

吳起一看走投無路,就躲到楚悼王的屍體後,貴族們向他射箭,也射到了楚悼王的身上。

楚國的法令,傷害楚王的屍體滅三族。

楚肅王繼位後,把向楚悼王射箭的人統統處死,吳起的屍體也被車裂。

吳起在臨死想到用這個方法替自己報仇,確實聰明。

但是,吳起一死,他在楚國立下的法令也就廢止了,楚國又回到了老路上。

魏國和楚國因變法而強大讓列國看到了變法的力量,於是紛紛效仿。

奏國地處西部邊陲,一直被中原諸侯看不起,更是對變法有強列的渴望,這個時候商鞅就出現了。

商鞅的變法深受李悝和吳起的影響,其實他們的變法在本質上沒什麼區別,只不過商鞅做得更徹底,執行得更嚴酷。

商鞅變法的本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改分封制為郡縣制。

什麼是分封制?

周朝創立之初,除了王畿之外,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國,所以分封制也叫封建制。

諸侯在自己的國家完全自治,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法令,周王不干涉諸侯國的內政。

同樣的,諸侯國的國君自己留一塊土地,剩下的土地就分封給卿大夫,卿大夫的封地就叫家,在自己的家裡,卿大夫有自己的家規,有自己的家兵,卿大夫往下就是士,士是最低一級的貴族,有貴族的身份,沒有土地,只能自己學好文武節,貨與帝王家,這叫修身。

士修身,卿大夫齊家,諸侯治國,天子平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的是這四個等級貴族的職責。

與分封制配套的貴族承襲制度叫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通吃,大意是:天子的嫡長子繼承王的爵位和財產。

其他諸子封侯;諸侯的嫡長子繼承爵位和一切財產,其他諸子封大夫。

大夫的嫡長子繼承大夫的爵位和財產,其他諸子成了沒有財產計程車。

在諸侯國中,卿大夫既是爵位,也是職位,而且世襲罔替。這樣一來,卿大夫作為諸侯國君的臣子,勢力越來越大,還不能隨意撤換;這還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卿大夫還佔有土地,世代承襲,實力越來越強,有的已經超過了國君,像魯國的三桓、晉國的六卿。

商鞅的變法,就是要廢除這一套。

首先世襲的官位沒有了,世襲的土地也沒了,一切都以軍功為準,功勞大的封爵,功勞小的,就算殺一個人也給你分田分地。

可以想象,商鞅這麼一搞,秦國的貴族會是什麼反應。

在以前,每開拓一片土地,國君就會把地分封給功臣,現在這個也沒有了,直接變成郡縣,郡縣的長官由國君任命,郡縣的稅收上交國庫。

郡縣制並不是商鞅的發明創造,第一個設郡縣的是楚國,楚國在早期從丹陽向東擴張的時候,滅了權國,不分封,改為權縣,設縣公替國君來管理。

不止是楚國,其他六國都有設郡縣,只是比較少,分封還是佔主流,只有商鞅把秦國一刀切地全部改為郡縣。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