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他喜歡、他認可的可說的上是極盡渲染之能事。
典型的例子就有洋洋灑灑、異彩紛呈的《項羽本紀》和這篇《李將軍列傳》。
司馬遷寫項羽和李廣可是很賣力。
寫的是正史,但即使以演義的評判標準看,也是相當出色的。
這是因為司馬遷自己就是世家子弟,所以他認可、同情同樣世家出身的李廣。
他經歷過人生的黑暗與失意,所以他對李廣難封這樣的悲劇感同身受。
因此後人才得以看到了如此精彩而傳奇的《李將軍列傳》。
在《史記》篇章中,不僅為這位李廣單獨作傳,而且排在了帝國雙璧衛霍的合傳之前。
但是,轉念仔細一想,這合理嗎?
衛霍是什麼豐功偉績?
衛青,霍去病是何等人物?
那可是在華夏軍事史上都發光的人物。
哪怕過了兩千載,衛青和霍去病這一對大漢的帝國雙璧仍光耀整個華夏民族。
這是由他們的戰績和對後世的影響決定的。
是沒有任何誇大的。
那李廣有什麼功績呢?
他的功績大於衛青、霍去病了嗎?
怎麼可能。
透過這一點來看,就要對司馬遷肅然起敬。
他是一個這麼有好惡並且形於行文的人了。
他還是最大程度的保持了史家公正客觀的立場。
讀《李將軍列傳》,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一生失意的傳奇武人。
寫李廣高絕的膽色、寫他非凡的騎射,但就是沒有給他虛構任何他作為將軍在業務層面的功績。
反觀衛霍傳,就像老太太的裹腳布一般又臭又長,沒有任何吸引人的描寫,枯燥而乏味。
他本身厭惡他們外戚出身,厭惡他們的為人行事,饒是如此,他仍然沒有隱瞞任何一筆衛將軍和驃騎的功績,流水賬記出來這二位震古爍今的業務水準和豐功偉績。
他甚至懷疑霍去病那驚為天人的戰績是否真實。
所以寫衛青的戰績都是敘述實筆,而寫霍去病的戰績引武帝的言辭。
霍去病這麼厲害這麼神奇,他認不認也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