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影片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了不起的人生,不完美的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了不起的人生,不完美的結局 (3 / 4)

“只能說很多東西,都是命運的安排使然啊!”

…………

“吳起?此人易了君王天下事,難贏生前身後名啊。”

大清皇宮中,雍正帝不由感嘆。

“前一段時間,朕閒著無事,看了《史記》和《通鑑》,又是恰好翻到了吳起,其實吳起這些故事朕早就知道,但是重讀之下還是久久縈繞。”

“吳起身後譭譽參半,有佩服有感嘆有遺憾,佩服他千古功業,感嘆他讒言不絕,遺憾他慘淡收尾。”

正如雍正所言。

吳起身處風雲激盪的戰國時代,列國形勢已經開始進入洗牌階段,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小國基本上已經連入場費都交不起了,戰國逐步成了幾個大國之間的角力。

戰國英雄輩出的同時也是悲劇頻發,吳起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他的悲劇令人痛心,他的功業令人神往。

在吳起的世界裡,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永遠都是排在第一順位。

他的抱負是簡單直接的,而且不是靠仁義道德,而是真刀真槍慘烈搏殺。

《史記》裡吳起能夠和孫武孫臏並列,足見其用兵如神,所以他一生絕大多數輝煌的記憶都是在戰場上在千軍萬馬間在兩軍對壘時,很多對手也註定只能成為他功勞簿上的墊腳石。

吳起在和魏武侯聊天的時候又曾振聾發聵地說了一句“在德不在險”,但縱觀吳起一生的抉擇都是最現實的利益計算下的結果,和道德基本上不沾邊。

他的目的就是去實現自己的志願,只要君王足夠信任然後提供實現的平臺。

為了取得魯君信任,他可以毫不猶豫的殺妻求將,當他求學在外的時候,對於自己母親的死訊也可以充耳不聞。

當年他離家的時候就說混不好就不回來了,所以在他出將入相之前是絕不和母親見面,哪怕是生離死別。

這樣的決然和堅毅實在是讓人佩服的同時又覺得不近人情。

吳起所有的功業基本上都是靠鮮血染紅的,他顯然沒有耐心從誠意正心開始,他要一步到位治國平天下,至於萬世開太平這樣的宏圖偉業對於吳起顯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還不如在西河幫助魏國階段性地壓制秦國來得有成就感。

當年吳起離開西河的時候虎目含淚,並不僅僅因為他要離開他戰鬥過的地方,還因為他已經預感到在他離開後秦國必將展開對西河的蠶食。

魏國身處大國環伺之間,沒有了西河的屏障,直接面對秦國的虎狼之師必將是形勢急轉直下,後來形勢的發展也驗證了吳起的判斷。

吳起對功業近乎偏執的追求的同時又現實的冷酷,這不僅體現在他對待母親和妻子上,而且還體現在他對不同國家的灑脫。

齊魯一戰成名後遭遇讒言,之身前往魏國,在魏文侯手下吳起的事業達到了巔峰,但是在公叔的小算計下被武侯懷疑,又毫不遲疑地投奔楚國,在楚悼候的信任下發動吳起變法。

其實每一次離開,都是要放棄偌大的功業重新開始,這是何等灑脫。

吳起對自己的抱負始終懷有赤子之心,但是在哪裡實現抱負卻並不在意。

我們不可能期待吳起像屈原一樣做孤臣孽子,冷血現實如吳起者是不會有這份熱忱和浪漫的。

吳起的灑脫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從零開始然後再造功業,唯一的要求就是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從這個角度說吳起也是個性情中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