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霍去病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舅舅衛青在抗擊匈奴的戰場上捷報頻傳,令大漢王朝揚眉吐氣,同時也給衛氏家族帶來了無上榮耀。
在衛青的影響下,霍去病自幼習武、精於騎射。
皇親國戚的身份,造就了他鋼鐵般的意志和果斷的性格。
雖然霍去病少言寡語,但他出手迅敏、殺伐果斷。
正所謂“人狠話不多”,這一評價被他在若干年後的一次皇宮狩獵中當著漢武帝的面,毫不猶豫地射殺了名將李廣的小兒子李敢而淋漓盡致地詮釋,只因為李敢冒犯了他的舅舅衛青。
少年的霍去病就胸懷大志,渴望有一天也能像舅舅衛青一樣沙場點兵、建功立業。
機會只會給有準備的人。
元朔四年冬,匈奴數萬騎兵再次騷擾漢朝邊境,不僅燒殺搶掠,而且攻進了黃河以南多地。
面對匈奴大軍的瘋狂挑釁,十七歲的霍去病主動請纓,他要去征討這幫賊人。
漢武帝遂封霍去病為驃騎校尉,跟隨衛青出征。
衛青的大軍和匈奴主力多次激戰,匈奴全力抵抗,把吃奶的勁都用上了,依舊被打得焦頭爛額。
可誰曾想,年輕的驃騎校尉霍去病,又從背後猛踹匈奴一腳。
只見霍去病率領幾百輕騎,避開主戰場,迂迴到匈奴腹地,趁虛而入偷襲了匈奴官員的營帳。
幾乎沒有經過激戰,很多匈奴人在睡意朦朧之際,還沒搞清楚什麼狀況就被砍殺。
而霍去病也以極小的損失,幹掉了很多匈奴士兵,包括單于的大行父藉若侯產,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和匈奴相國、當戶等高官,而後神采飛揚地帶著戰利品大勝而歸。
班師回朝後,漢武帝龍顏大悅,封其為冠軍侯。
意思就是霍去病有勇冠三軍之勇。
一戰封侯,是多少將軍的夢想。
而十七歲的霍去病像一顆璀璨的新星在大漢王朝的上空閃爍,成為華夏古代軍事史上新的傳奇。
遊牧民族性格極其堅韌,匈奴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不斷捲土重來。
漢朝稍作喘息,匈奴大軍就又開始搶奪財物、攻城掠地。
公元前一百二十一年,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獨立率領一萬多騎兵出征隴西。
而二十歲的霍去病率軍似颶風般橫掃河西,一些依附於匈奴的小國家如摧枯拉朽,紛紛倒向大漢朝。
霍去病手下的將士紀律嚴明,不搶掠財物,始終保持輕裝奔襲。
他們行動迅速、戰法靈活,經常打的匈奴措手不及,一路追殺匈奴殘軍至敦煌。
兩次出兵河西,前後殲敵幾萬人,俘獲匈奴王五人,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匈奴貴族官員一百多人,佔領河西四郡,並由漢武帝親自命名為: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自此河西走廊正式併入大漢王朝。
強悍的匈奴族一直以搶掠屠殺漢朝人民作為榮耀,終於體會到了屈辱的滋味。
匈奴是遊牧民族,經常居無定所,儘管他們屢屢犯邊、劫掠漢朝百姓,等到漢軍出兵時,卻常常在茫茫大漠中找不到他們的影子。
漢武帝第一次出征匈奴,派出了四路大軍。
公孫賀帶一萬騎兵,在草原上轉了幾圈,找不到敵人,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