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能將兵用到這種程度,不愧是兵仙。”
“用兵如仙,用兵如仙啊。”
始皇帝嬴政不由讚歎。
有哪個指揮官,能將自己的手下記得這麼清楚的。
“陛下,在臣看來,韓信調兵遣將的能力,已經達到了一種非常高深莫測的程度,如果臣與其對戰,恐怕會很頭疼。”
“劉邦能奪得天下,不是沒有道理的。”
蒙恬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三軍主帥,手底下的兵可不少。
可能像韓信這樣,將士兵數量幾乎記個大概,並且能在合理的地方調動他們。
這是非常難得的。
“說的不錯,看一個人是否厲害,不可以縱向比較。”
“比如拿韓信和霍去病比,能比嗎?”
“明顯是不能。”
“兩個人不在同一個時空,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怎麼比較?”
“只有結合同時代的武將,以及同時代所創下的戰績,才能更好的說明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
…………
秦末時期,天下大亂,這時候的秦朝已經沒有了挽回的餘地,最終爆發了農民起義。
其中就有陳勝吳廣,這兩個人的勢力在當時來說是最大的。
不過到了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了,此時的劉邦和項羽開始嶄露頭角。
不過兩人這時候是合作關係。
由於天下紛爭進入了白熱化,最終的項羽和劉邦不得不分道揚鑣。
項羽在征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厲害的武將,他就是韓信。
這時候的韓信還追隨項羽,只不過在項羽這裡,韓信一直沒有得到重用。
後來在蕭何的引薦下,韓信追隨了劉邦。
追隨劉邦之後,韓信的能力過人,開始建功立業。
在韓信死後,他被列入了“武廟十哲”。
由此可以看出,韓信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
那麼韓信被後人譽為兵仙,他到底有沒有這個資格呢?這就要從韓信的手下敗將說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