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影片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唐能如此強大,李靖功勞很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唐能如此強大,李靖功勞很大 (3 / 5)

上司高興了,自然對他的看法就更好了,對他也就更加器重。

五、李靖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不眷戀權力。

自從李靖打下東突厥以後,擔任宰相職務剛滿四年的李靖即以足疾辭任,而且言辭懇切。

李世民對這種明事理的行為很讚賞,特頒下詔書,加授特進。

並許諾帝國宰相的位置始終給你保留著,足疾稍好一些,每二三天可來朝顧問顧問。

但李靖卻沒有貪戀權力,他一心只想著卸甲歸田。

正是有了他這種不貪戀權力的心態,才讓帝王對他很放心。

六、不遺餘力的培養後備幹部,傾囊相授。

李世民不虧是高明的皇帝,他覺得李靖打仗太厲害了,而自已手下那些將領,雖然大部份打仗還不錯,但多半都是一些大老粗,沒學過什麼兵法。

於是李世民讓李靖教諸將學兵法,受到李世民這麼的高眼相看,李靖當然是不遺餘力的傾囊相助,在他的培養下,唐初名將的軍事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

七、善於總結經驗,把實戰經驗變成軍事理論

李靖將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

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後人據此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所以,綜合來說,李靖不但是華夏古代優秀的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軍事理論家。

如果要在將星閃耀的唐朝評選出第一名將的話,李靖是當之無愧的唯一人選。

無論是攻城還是野戰;無論是陸戰還是水戰;無論是江南還是塞北;無論是高原,還是平地,李靖都能遊刃有餘地掌控戰場,可謂罕見的全能型的軍事天才;此外,他又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可謂文武全才的典範,有生如此,夫復何求。

李靖軍事才能冠絕當代,更因為他為大唐帝國培養了一大批軍事人才,從唐高祖到唐高宗時代,唐軍能屢戰屢勝,不斷擴充套件版圖,甚有賴於這批名將的指揮。

說到李靖為唐帝國培養軍事人才,就不能不佩服李世民的深謀遠慮。

李世民不僅著眼於現在,更要考慮身後長遠之事,他所考慮的,是帝國在軍事人才上不可後繼無人。

這裡需要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漢武帝元狩四年漠北決戰後,匈奴雖遭到重創,元氣大傷,但並未被打垮,而是逐漸恢復了元氣,在武帝末年,匈奴實力已恢復到不容小覷的水平。

其中的關鍵在於漢軍在漠北決戰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未再出塞遠征匈奴,但漢武帝這麼做也實在是出於無奈。

一方面,漠北決戰後,漢軍戰馬損失嚴重,無力再度發動大規模遠征,史稱:匈奴雖病,遠去,而漢亦馬少,無以復往。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衛青、霍去病之後,漢朝方面後繼無人,缺乏能獨當一面的軍事人才。

所以,李世民之深謀遠慮,誠非常人所能及。

稍後將帶來李靖的獎勵和下一位名帥,敬請期待。

…………

大漢皇宮。

劉邦當時就愣住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