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旗開得勝,但武仙的主力仍然在光化境內,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向孟珙問計。】
【孟珙早就胸有成竹,他告訴史嵩之:武仙會進軍呂堰,我們只要八千人就足夠退敵。】
【八千將士能退敵?】
【都以為孟珙在開玩笑。】
【事實不是,宋軍劉全部、雷去危部在夏家橋挫敗金軍後,武仙轉而進軍呂堰,孟珙得知武仙中計後大喜。】
【當武仙行軍到呂堰的時候,遭到了木查、騰雲、呂堰三砦宋軍的三面圍攻,孟珙部這時也迅速南撤,以接應守軍。】
【武仙到此時才發現地形不利,進有大河阻擋,退有山險攔截,只好撤軍,結果又被孟珙斬首五千級,俘民夫三萬餘。】
【孟珙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接著向北迫近鄧州。】
【鄧州守將伊喇瑗害怕重蹈武天錫的覆轍,奉表請降。】
【孟珙入城後,顯示出大將風範,伊喇瑗也是個好漢,主動伏階下請死,但孟珙為他換衣冠,以賓禮相待。】
【七月,武仙手下愛將劉儀請降,並向孟珙提供了武仙駐軍的情報,針對武仙九砦屯守於馬蹬山,他建議步步為營前進,先奪取離金砦,再孤立其他二砦,孟珙採納建議。】
【孟珙派遣部將進攻離金砦,宋軍假扮成金軍混進了敵營,然後到處放火製造混亂,很快佔領離金砦。】
【當天夜裡,宋軍又突襲了王子山砦,襲殺守砦金將“小元帥”。】
【孟珙聞報,率軍直擊馬蹬山。】
【他命部將正面攻擊,卻故意在西邊留出一條路,設下伏兵。】
【後世稱此役為“火燭天,殺僇山積”。】
【金軍潰退到西邊,又遭到伏擊,損失慘重,最後一萬兩千多人投降。】
【之後孟珙回軍進攻已經孤立了的沙窩等砦,一日三捷,部將又攻破默候裡砦,至此,馬蹬山的九砦還剩兩個,劉儀再奉孟珙之命,招降了剩下的板橋砦的兩支守軍。】
【武仙認為岵山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應該還有一線生機,於是他帶著人馬開始爬山,孟珙早就料到武仙要移軍岵山,命人事先埋伏在山腳,武仙軍爬到一半,突然伏兵四起,金軍潰退,輜重丟在半山腰,大將兀沙惹被殺,共有七百三十人被擒。】
【戰後,武仙不僅拒絕投降,還打算退往商州繼續抵抗,孟珙也指揮宋軍在一天早晨向石穴砦發動總攻。】
【由於下過雨,山中還沒放晴,部將非常擔心,孟珙安慰說:“這不就是當年李愬雪夜擒吳元濟的大好時機嗎?這有什麼好擔心的。】
【孟珙一馬當先,宋軍激戰數個時辰後大破敵軍,武仙只好狼狽的換上士兵的衣服,帶五六個人逃走,剩下的七萬多金軍紛紛投降。】
【武仙本人後來在逃竄的過程中被蒙古守軍擒殺,金朝開啟入蜀通道的計劃徹底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