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戚繼光,心情很難受。
這是因為朝廷裡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後,給事中張鼎思趁機上言戚繼光不應該放在北方,於是戚繼光被朝廷調往廣東。
一個武將,不能為朝廷,為天下蒼生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別是倭寇還沒有除乾淨,朝廷就把戚繼光下放,這讓戚繼光很無奈,很絕望。
“哎!不愧是洪武大帝啊,這般格局,蓋古始皇、武帝能比也。”
“若是當今陛下能向洪武大帝信任常遇春一樣信任於我,那該有多好啊。”
閱讀網
“東海的倭寇正是猖狂之時,我大明百姓正在被倭寇侵擾,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陛下怎麼能聽信他人饞言,將我下放呢?”
“哪怕我戚繼光戰死在與倭寇交戰的戰場上,我戚繼光也沒有任何的怨言啊!”
“只是如今將我下放,我的一腔熱血和為國為家效力的本事得不到舒展,才是最大的無奈啊。”
戚繼光雙眼閃著淚花。
很是無奈。
可再無奈,他又能做什麼呢?
身為臣子,不就是這樣的嗎?
【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南方基本就被朱元璋給平定了。】
【南方平定後,朱元璋開始將目標轉向北方的元朝大本營。】
【於是,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徵虜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出師北伐。】
【驅逐韃虜,恢復華夏,朱元璋這是要從蒙元手中將華夏正統江山給奪回來。】
【徐常二將,一個以謀略持重著稱;一個以勇猛果敢聞名,常遇春非常尊重比他小兩歲的徐達,兩人互相配合,天下無敵。】
【純以統軍打仗而論,這對組合在華夏曆史上也能排得上頂尖。】
【而當時元朝的軍力已經大為削弱,徐達和常遇春出師三個多月就平定了山東。】
【第二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同年四月,明軍在洛陽的塔兒灣與元軍遭遇,常遇春又發揮了自己勇猛的屬性,只見他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毫不懼生死,區區單騎便突入元軍的陣形中,殺得元軍人仰馬翻。】
【其部下一見自家將軍如此勇猛,也被感染了,奮勇上前衝殺,很快便擊潰了五萬元軍。】
【這一仗大獲全勝,明軍佔領了很多重鎮,奪取了陝西門戶,為攻取元大都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