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大明的猛將?”
“怪不得,我就說我怎麼沒聽過這些人的名字呢。”
“哥幾個說說,這常遇春不會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手下吧。”
“嗯!還真有可能,你看看那洪武大帝,一個皇帝,打仗也是猛得跟個什麼一樣,他手下的江山,會差嗎?”
“如果差的話,怎麼會落得入他的法眼。”
“我們繼續看下去吧,看看這朱元璋的手下,究竟有幾把刷子。”
大明皇宮。
永樂大帝朱棣看到這裡,不由樂了。
“常遇春?”
“好啊!”
“朕等這一刻等了很久了,終於有我大明的將士上榜了。”
“不過話說回來,提到常遇春,就不得不提徐達啊。”
“不過也對,徐達用帥才形容更合適一點。”
“常遇春上這猛將榜單,朕很承認。”
朱棣讚賞的點了點頭。
對於常遇春,他沒有任何質疑的意思。
天空的盤點在繼續:
【要說元末明初的最強將領,非徐達、常遇春莫屬,這兩位將領幫助洪武大帝朱元璋攻城拔寨,衝鋒陷陣,所向披靡,幾乎沒有打過敗仗,不過徐達的是難得的帥才,運籌帷幄,調兵遣將遊刃有餘,常遇春則是明軍的利刃,所到之處銳不可當,幾乎沒有常遇春攻克不下的城池。】
【常遇春之勇猛,放眼整個華夏,也是屈指可數的。】
【常遇春出身於貧苦農民之家,在他青少年時期,不甘心就這樣平平淡淡過完一生,最終老死田間,因而隨人習練武術。】
【因家裡貧窮,無力支付學費,就以多出力幹些勤雜工換取學習機會。】
【到長大成人之後,常遇春體貌奇偉,身高臂長,力大過人,學武有成,精於騎射,各種兵器都能使用。】
【常遇春成長的年代正值元末,階級矛盾已經激化,盜匪和起義軍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