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劉邦採取斷然手段,消滅了異姓諸王。
可是在消滅了異姓諸王后,漢高祖無力直接控制全國,同時,他在總結秦亡的歷史教訓時,認為秦亡的原因是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
因此,他在異姓諸王的舊土上又陸續分封了九個劉氏宗室子弟為諸侯王,史稱“同姓九王”,並與群臣共立”非劉姓不王“的誓約。
漢初的同姓諸侯國,土地遼闊,戶口眾多,但由於同姓諸王與高祖血統親近,效忠漢朝,起著拱衛中央的作用,所以這時中央政權與地方諸侯國的矛盾並不突出。
而到了景帝時期,這種矛盾越來越大。
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景帝三年,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
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這就是著名的七王之亂。
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七王之亂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之間矛盾的爆發。
七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
“哎!”
“總有皇帝不知道諸侯王做大有何教訓嗎?”
“可惜這個白痴皇帝也沒什麼實權,想要做什麼事情也做不到。”
“這等軟弱的皇帝,手裡還沒有權力,怎麼可能能迅速平定這八王之亂。”
“任由這些諸侯王禍亂下去,這晉國天下,不分裂才是怪事。”
“晉國有這樣一個軟弱的帝王,實乃百姓之不幸啊!”
漢景帝劉啟看得很透徹。
白痴皇帝司馬衷屁權力沒有,妥妥的傀儡皇帝一個。
權力都在賈后手裡。
而這八王,權力極大,手中又兵強馬壯,短時期怎麼能平定?
看看劉啟怎麼做的?
漢景帝劉徹此人十分冷血和強硬,因為本身就是晁錯積極幫他削藩,但是他卻為了讓七王出師無名,竟然腰斬晁錯,並斬其全家。
再者就是,七王進攻大漢中央王朝時,被漢景帝親弟弟梁王劉武頑強抵抗,吳楚聯軍併力攻城,攻下樑國南面的棘壁。
梁王劉武向朝廷告急,而漢景帝居然用梁王軍隊拖住吳、楚主力,尋找時機切斷對方補給,然後伺機擊潰叛軍,如此一來就讓自己的親弟弟陷入險境。
再加上平定七王之亂時期將領是周亞夫這等名將,而周亞夫此人堪比白起。
周亞夫之勇猛,立刻就體現了出來,打得七王叛軍找不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