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帝司馬衷,說是華夏最奇葩的皇帝,也不為過。】
【東漢末年,天下混亂,後天下三分,為分魏、蜀、吳三國。】
【司馬炎本是晉國世子,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定國號為晉,改元泰始。】
【咸寧五年,發動晉滅吳之戰,實現全國統一。】
【司馬炎有十多個子嗣,可為何非得將皇位傳位給頭腦不正常的司馬衷呢。】
【肯定很多帝王都有這個疑問。】
【放著正常的兒子不用,卻將白痴司馬衷立為太子。】
【其原因,主要有起點。】
【其一:嫡長子繼承製。】
【司馬炎的嫡長子不是司馬衷,是司馬軌,但司馬軌兩歲就早夭了,這樣一來,司馬衷就是實際上的嫡長子。】
【嫡長子繼承製是漢族的老傳統,到晉朝的時候也已經傳了幾千年了,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好處是非常大的,可以避免皇宮皇子之間對皇位的爭奪,造成大亂,所以,司馬炎雖然有十多個兒子,但是作為皇位繼承,司馬衷顯然是最優先繼承的。】
【其二:司馬炎並不認為司馬衷是白痴。】
【司馬衷從小就不愛讀書,整天只懂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司馬炎對此很發愁,擔心司馬衷會丟了他開創的家業。】
【有一次,司馬炎為了測驗一下司馬衷的思維能力,特意出了幾道問題考他,並限他三天之內交卷。】
【司馬衷拿到題目以後,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賈南風是個很聰明的人,有見及此,便立刻請來幾位有學問的老先生為司馬衷解答難題。】
【司馬炎看了答卷後,以為兒子的思維還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
【其三:很多人為司馬衷說好話。】
【司馬衷被立為太子後,他的身邊有很大一幫人,他們當然不願意司馬衷被廢,所以就在司馬炎面前極力說司馬衷的好話。】
【其四:司馬炎想擴大家族中自己這一支的力量。】
【這一點,可以說是最為關鍵的。】
【晉朝初年的時候,晉朝的政治格局非常複雜,因為司馬家族是從曹魏手上把皇位奪過來的。】
【因此,這個皇位非常不牢固。】
【為了削弱其他大臣及豪強的力量,司馬家族就大肆分封同姓王,從司馬懿的子孫,到司馬師的子孫,到司馬昭的子孫,到司馬炎的子孫,輪番封王,到晉朝初年的時候,已經分封了幾十個同姓王。】
【但是這樣一來,又形成了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同姓王勢力過大,,不管是異姓王還是同姓王,只要權力過大,必然要造成國家的分裂,所以司馬炎想依靠大臣們,來和同姓王對抗。】
【於是,司馬炎死後,司馬衷就成為了晉國的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