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從亮劍開始的特種戰> 第五十三章:是否幫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三章:是否幫忙 (1 / 2)

而隱身偵查機首先所看到的自然是在納布星軌道上的那艘貿易聯盟總督的那艘星環形狀的超大號飛船了。

直徑十萬米也就是一百公里的超大號飛船雖然沒有蟲族的飛碟以及戰星大,但是直徑十萬米也就是一百公里看著也和一個小行星差不多了。

不過李秀並沒有作死的控制著隱身偵查機上前去探查只是遠遠的進行了一番觀察拍照。

然後就開始對納布星進行探查了,當然做為隱身偵查飛機,除了攜帶了一些必要的裝置之外,李秀還給這艘飛船上裝備了最新研究出來的中微子探測器。

沒錯,這個中微子探測器是李秀迎接回漢鍋的主力移民艦隊上的那十億人之後,甦醒的科學家緊急攻關弄出來的裝置。

當然中微子探查器也是李秀主動要求攻關研究的東西。

因為在以往的星球探索當中,李秀髮現不論是磁力探測還是常規的光學探查,對於都沒有辦法很好的探測到星球內部的樣子。

所以在行星資源的開採過程當中,為了發現金屬礦物,採礦艦隊就不得不派出大量的機器人或者人工進行地面打洞確認。

而這種效率極慢的礦產發現作業無疑是對於星際採礦效率提高的絆腳石。

因此研究出一種能夠直接穿透整個星球的高效率探測器已經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所以當李秀迎接回漢鍋的移民主艦隊之後,就讓科學院裡的物理學家們開始集中攻關中微子探測器。

至於為何要攻關出中微子探測器,就得說明一下什麼是中微子了。

粒子物理的研究結果表明,構成物質世界的最基本的粒子有12種,包括了6種夸克(上、下、奇、粲、底、頂,每種夸克有三種色,還有以上所述夸克的反夸克),3種帶電輕子(電子、μ子和τ子)和3種中微子(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而每一種中微子都有與其相對應的反物質。中微子是一九三零年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為了解釋β衰變中能量似乎不守恆而提出的,一九三三年正式命名為中微子,一九五六年才被觀測到。

中微子是一種基本粒子,不帶電,質量極小,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太陽內部核反應產生大量中微子,每秒鐘透過我們眼睛的中微子數以十億計。

中微子是一種難以捉摸的基本粒子,有三種型別,即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分別對應於相應的輕子:電子、μ子和τ子。所有中微子都不帶電荷,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和強相互作用,但參與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它們質量非常小,不帶電。太陽、宇宙線、核電站、加速器等都能產生大量中微子。中微子的探測比較困難,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被稱為“鬼微子”,它們可以輕鬆地穿過人體、建築,甚至地球。所以,中微子在概念被提出二十幾年後,科學家才在實驗室中觀測到這種神秘粒子的存在。

而李秀之所以覺得中微子是一種很好的行星探測器,自然是因為中微子不參與電磁作用以及強相互作用。

所以它的穿透能力自然就比X光甚至是加馬射線還要具有穿透力。

穿透一個星球基本上就是輕輕鬆鬆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其強大的穿透力,所以對於星球內部的結構自然也能夠輕鬆的掌握了。

這不透過隱形偵查機上所攜帶的中微子探測器,就探測到了納布星真的和李秀前世所看的星球大戰裡的劇情那樣,其星核內部是中空的。

並不像藍星那樣其內部是一個大質量的鐵球,而是和其表面一樣都是岩石組成,而且還以為星球上水的侵蝕,因此納布星的岩石核心已經被水給腐蝕的千瘡百孔,所以可以輕易的透過這些腐蝕的孔洞直接穿過去,到達納布星的另外一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