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找個麵館坐著吃了碗麵條,吳聯記與潘溪霞就騎著電瓶車回了郎杏坳。
只是,在村頭路口,吳聯記沒再騎電瓶車,而是離開公路獨自繞著田地邊沿走羊腸小道,沒驚動任何人。
前往燕京時正在修的房子,現如今裡裡外外算得是基本修建完畢,外牆貼了白色瓷磚,窗戶為鋁合金,在目前的郎杏坳顯得特別氣派。房屋前面,那片橘子樹全部移植到其他地方,留下的空地,全被挖掘機整出個有足球場那麼大的壩子,已經用砂漿混泥土澆灌,邊沿還曬了很多辣椒。
站在砂漿混泥土澆灌的壩子,他飄飄然,一種感覺恍如穿越時空而來。
郎杏坳!你已經有了不小的大變化,但我相信,明天的你會變得更加有魅力、更加有名氣……
潘溪霞騎著電瓶車回來,她手裡拿著新房子的鑰匙,嘴裡笑說:“你今兒個回家來,那我們今晚就搬到這新房子住吧!這地方,天快黑的時候,不像以前很難看到人影兒,現如今小孩子最喜歡來玩。”
言辭間充滿愉悅,更多的卻是幸福無與倫比。
不難去想象,一村落忽然冒出個又幹淨又平整的壩子,小孩子不喜歡跑來玩那不成了怪事情嗎?
吳聯記在不同程度中受到些感染,他原地站立著單腳往返快速旋轉兩圈,又為目前潘溪霞沒搬進新房子居住感到特別的不解與驚訝,“你還沒從童鐵家裡搬出來?”
潘溪霞反倒顯得是雲淡風輕不以為然,她停好騎的電瓶車,手拿鑰匙前去開門。她似乎忘記吳聯記的話,自顧自的邊走邊說:“日常生活中所需東西全部購置好搬進新房子,現如今只等著住人。”
到得最後,腦海裡回想起吳聯記問話似的,她趕忙笑著做出個補充,“你沒回來,我哪敢住新房子。”
“霞姐,你最後兩句話不對頭。”
吳聯記持有的觀點不認可,立馬不留情面旗幟鮮明的做出個糾正,“這棟新房子倘若認真說起來,我現在應該是依靠你霞姐享福,今天沒你霞姐這個好人存在,哪裡會輪得到我的人。”
道理的確沒摻雜水分,他前後長達幾年時間不在郎杏坳,房子就算他的肯定早被人霸佔。
兩人說著走著,很快進入房間裡面。
不想內部各類裝修的設計,完全超乎吳聯記既有想象與認知,迎面裝飾櫃的實用性及藝術性,兩者的結合簡直天衣無縫,那些吊頂造型、那些牆紙花紋,還有燈具、中式沙發、液晶電視……
只要是眼睛能夠看到的裝飾,雖說沒有辦法與孟振華那棟別墅的豪華大氣相提並論,但絕對屬於另外的精緻風格,讓人看了頓時有種身心舒暢的感覺,願永遠置身其中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