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值八月深秋,監察司總衙外,秋風蕭瑟,格外淒涼。
宋寒看著大門口幾位瞪大著眼睛盯著值守官吏他有些不知在。
他看了看手中奏章,無奈轉身坐上馬車向內閣部衙行去。
內閣總衙,宋寒還是第一次來,索性護衛的暗衛沒有摸錯門路。
只是宋寒承秉奏章時,被當值中書吏打量了半天。
內閣總領政務,但是門檻也高,多六部六司難以把控之政才會承秉,或者邊疆大吏,三品高官才能摸到門檻,宋寒如今身穿三品官制,但是中書吏看著臉生,打量半天才醒悟過來。
“你是新升任不久的網際網路禦史大夫宋寒部長?”
宋寒點了點頭,他升官以來,一直在總督衙門,鬼部衙門,與網際網路督辦衙門三點一線,不停打轉,還真沒好好接觸過朝廷運轉之道。
那官吏見宋寒點頭,不敢視之等閒,連忙叫來了同為三品高官內閣中書大臣,前來接待。
那被叫來的中書接過宋寒章程之後,也是頗為慎重,將他交至偏庭奉茶後,才認真檢視其所承秉之政。
一看之下,眼睛都快瞪出來了!
在重新打量了一番宋寒形跡之後,連忙安排他就坐,尋來了內閣首輔。
在一番轉交之下,最後內閣首輔攜下中書四人親至,共同與宋寒交談,聽言他所承秉之政。
此番操作倒是讓宋寒有些迷糊,他往常所做之事,多是負責具體職務,有著完整的框架施為,如今自己一本奏章承秉怎麼這麼麻煩?
這道是宋寒不知其所以然了。
以他如今官職承秉一份對整個朝堂各部都有涉及的政策,那就是猶如藍星一省之長,上報國務院一份改革開放的主政策論,他這份奏章不管其後如何處理,都要放在朝堂之上辯論,承秉乾皇。
這番運轉下來,不是他插旗立黨,開始主政四方,就是會被涉及部司給批倒,然後丟官卸職,老老實實做他的乾皇近臣。
內閣首輔週中允在翻看完奏章之後沉吟良久,開口問道:
“如今南水北調工程之事已經讓朝廷運轉艱難,監察司昨日也承秉了北方草原邪道妖人入境作亂之事,結合如今草原格局,恐有變故,你這所程之事,有些不合時宜吧?”
“首輔大人!”
宋寒拱了拱手道:
“就是如今朝政艱難,我才諫言此策,我之策論鐵公基三策,相輔相成,其中鐵之一策就是富國安民之道。”
週中允不著痕跡的點了點頭:
“願聞其詳。”
早已思慮良久的宋寒起身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