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初成,混混沌沌,搖搖明明,渾濁昏暗,如一穀倉。
道分陰陽,陰陽聯泰,再分四季,四季更迭而萬物生……”
“嗯?”
宋寒有些疑惑的看著手中寫本書籍封業,寰宇志,史集之首!沒錯呀!
他可是聽太子推薦,說了解寰宇,先從這本書開始看,然後是洪荒歷,九州志,山海志等等……
怎麼著寰宇志開頭與如初中一般的通識館理科教本,道原經開頭一致?
宋寒搖了搖頭,耐著性子認真翻看,此籍前言的確是道原經,通體描述與藍星地球的夏國八十年代出土的黃帝四經之一道原經相似,可以看作宇宙演化之史,有點像古文版的宇宙大爆炸演化史。
只是古之聖賢微言大義,道之一言促類旁通,涵蓋古今。
如今回想起來,當年他就讀通識館詢問教習時,教習的回答還悠在耳邊:
“先賢們生活的年代可與我們不同。
這些典集大多是他們沒有領悟通透的弟子書寫所言,需要篆刀刻與竹簡之上。
如果將裡面的聖人之言,全部一一刻下,就以我們主本道原經來說,煌煌萬字,全部延伸開了,世界演化,草木生長,社會家國,人性論述那一種不要寫下千萬言。
你讓古人用刀刻到什麼時候,哪怕如今我們用紙墨書寫,也夠你寫好幾年的!”
想得這裡,宋寒啞然失笑,定了定神後,繼續翻看:
“寰宇初散,陰陽交泰,天道演化,清濁兩份,無邊混濁沉澱,凝聚無邊荒宇,荒宇之廣,其寬萬載,其高萬年,始為遂古紀元。
遂古無垠,有無數異獸神氏先天而生,爭戰殺伐,致使荒宇破碎,拋灑寰宇,凝聚周天星辰。
有先天神氏,得悟天道至理,其學甚偉,至鴻,其道至天,尊鈞,尊稱鴻鈞道主。
道主傳道三千客,劃分遂古,釐定四方,責令飛禽統御諸天,責令走獸統御大地,責令披鱗帶甲,溼化卵生之族統御四海,始分荒古紀元。
歲月苒苒,三族族繹多為渾濁無靈,受本性驅使之徒,相互吞噬弒殺,致使荒古鉅變,其爭戰範圍逐漸囊括寰宇,萬靈泣血,荒古碎,無邊碎片遍佈寰宇,寰宇演化四季生,四季凝結,化作滿天星辰。
此役致使三族大能共隕。
其後洪荒得享萬萬載安寧,寰宇擴張萬萬載之廣,天道輪轉,熵業聚散不止,三族遺留荒古眾靈,演化合一,始稱其妖。
眾靈弒殺泣血戰場,遺留無邊血域,有新靈孕育,其合眾靈之秀,天生神異,有眾多異能,始稱為巫。
巫者,並天地而生,眾人協抱,同生共事,頂天踏地,遍佈荒古。
妖者,獸之性靈假造,巫之所忌,其氣焰以取之,妖由獸興者也。
寰宇荒古之地,巫棄者妖興,巫取者妖亡。
兩族相觸,多以敵對之,戰火繚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