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讓你代管藝人,怎麼全成巨星了> 0392:貴有貴的道理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392:貴有貴的道理啊 (1 / 5)

“姜董,這部《琅琊榜》公佈了10位一線演員加20位二三線演員的陣容,3.5億的預算夠嗎?”一位獲得提問機會的記者問道。

“目前來看是夠的,萬一要是不夠了,可以追加投資的嘛。”姜戈回道。

錢是不用愁的,外邊一大把投資者在等機會呢,不怕不夠,就怕不要。

“這是你首次使用如此多實力派演員的電視劇,能跟我們說說,這部《琅琊榜》與之前的那些電視劇有什麼不同嗎?”這個記者又問道。

“首先是型別,是之前沒有碰過的歷史權謀劇,其次是集數,長達54集。”姜戈答道。

回答都偏官方,沒有涉及任何的劇透。

“近幾年集數過長似乎已經成為電視劇面臨的重要問題,現代都市劇普遍在40集以上,玄幻古裝劇動輒6、70集,更長的甚至突破100集大關,這不只會對作品本身帶來質量注水,也會對觀眾追劇興趣帶來衝擊,產生‘看到劇集長度便沒勇氣追劇’的心理狀態,你會不會有這方面的擔憂?”這個記者接著問道。

“注水勢必會影響一部劇的整體質量,但集數長的電視劇未必就是爛劇,只需畫質、故事、節奏、人物面面俱到,做到‘內容至上’,即便長達幾百上千集,也不會給觀眾帶來負擔。”姜戈說道。

長劇之所以收視率低迷,觀眾棄坑,歸根結底,終究還是錢的問題,要想保證利益最大化,拉長劇整合為吸金的關鍵舉措,比如節奏注水、臺詞注水、人物注水。

如果電視劇如果開拍前就抱著做精品、內容至上的心態,用合適的集數把故事說完整,不用前情提要、閃回劇情、無關支線等手段來拉長劇集,再長觀眾看過之後也不會吐槽。

見這個記者還要問,主持人急忙控場道:“謝謝這位記者朋友,還有想要提問的嗎?”

話音未落,所有媒體記者紛紛舉手,甚至提問過了的也舉起了手。

姜戈從中,隨便挑了一個。

“姜董,你花6500萬解決胡景天與前公司的官司,是出於一個什麼目的呢?”這個記者問道。

“目的?”姜戈笑了笑,道:“已經很明顯了,不是嗎?”

就為讓胡景天演這部《琅琊榜》的男一號?

這個理由並不能讓人信服。

“那,為什麼是胡景天?華風還有徐晨易、張鈞、宋歌等等,顏值、演技、人氣更好的演員啊。”這個記者接著問道。

一聽是個頗為刁鑽的問題,其他記者立馬來了精神,顯然都想知道。

同在臺上的胡景天,心提了起來,想知道原因的同時,又害怕答案不是自己想要聽到的。

“這個嘛……”姜戈看了眼胡景天,道:“其實無論年齡大小,無論顏值高低,無論人氣強弱,與角色的磨合度才是選擇演員的關鍵,或許在旁人看來,晨易作為金鷹獎視帝,再加上天生的‘高顏值’,豈不是什麼都能演?其實不然,演技是一回事,顏值是一回事,角色設定又是另一回事。”

又一個天衣無縫的回答,還以為能挖到點料做做文章呢。

胡景天卻是因為這番話陷入了沉思,原來真的是自己踩了狗屎運,並非什麼個人魅力。

其他華風的藝人,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他們都知道,姜戈向來是看角色定演員,不是一定會給自己公司的藝人去演。

而非華風的藝人,從這番話中,看出了一點,那就是姜戈的戲能口碑+市場雙豐收不是偶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