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說是強迫也有些過分,儒家那邊在辯合上面有點自信的弟子已經全部失敗了,不認輸硬挺著也沒啥意義。
伏念顯然也沒有死撐到底的想法,他本來就不是很在意這場辯合的輸贏,不過是賠上些許臉面。
雖然對於儒家來說面子問題絕不是小事,但正值多事之秋,折點面子低調一點未必是壞事。
不過他並沒有如公孫玲瓏所願的認輸,因為剛才張良的眼神。
他這個師弟既然已經做好了安排,身為掌門,伏念總不能先給他把臺子拆了。
張良也沒有磨嘰太久,適時的出聲說道,“公孫先生莫急,儒家還有弟子想要討教。”
“噢?”公孫玲瓏眼睛一亮,恨不得放出綠光,也不氣惱張良阻撓自己的勝利,反而很興奮的問道,“原來是張三先生啊……你也想和小女子較量一番嗎?”
臺詞很正常,但是她那個發騷的語氣,讓人一聽就感覺她是在性騷擾。
對面的儒家弟子臉都白了幾分。
本來輸了辯合就心情鬱結,還不得不面對著這一坨搔首弄姿的肥肉,結果這醜鬼還得進化的!
越發的難頂了啊!
張良倒是早已習慣了公孫玲瓏的殺傷力,面不改色,帶著一個淺淺的微笑回答道,“先生誤會了,不是在下,還是小輩的弟子。”
說著,張良朝外面喊了一聲,“子明,進來!”
子明?
這個稱呼引起了在場儒家弟子的疑惑。
他們印象裡,自家門派貌似……沒有叫這個名字的人吧?
小聖賢莊作為儒家聖地,弟子數量自然不少,但這只是對應這個時代而言的多。
其實算下來攏共也就小几百人,跟後世動輒上千上萬的學校不能比。
這個數量級,要說儒家弟子之間都能互相認識也不現實,但才能學問比較突出的那小部分人基本都是有所瞭解的。
而子明這個名字他們此前從未聽過,沒有任何印象。
但是眼瞅著他們這些精通辯合的弟子悉數敗陣,三師公應該不會叫個不成器的普通弟子來啊?
帶著滿腹疑惑,這些儒家弟子中的佼佼者面上維持住了平靜,只是眼底多了些好奇,好奇這個被三師公明顯寄予厚望的子明到底是什麼人。
而上首的伏念心頭的疑問還要在下面的弟子之上,因為他可是清楚的知道每一個小聖賢莊學子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