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臉嚴肅的趙高,李斯心中一跳,直覺告訴他沒有好事上門。
趙高說話很大膽,也很直接,一上來就是大逆不道的暴言:
“相國大人,皇帝陛下的情況恐怕不容樂觀啊。”
李斯臉色一僵,心道果然不是好事。
但趙高提起了這一茬,他也不好不接這個話。
拋開那些無足輕重的內侍和被嚴格看管的太醫,知道皇帝實際情況的人就只有他們倆。
而有些事必須早做安排,他們不能也閉上眼睛當天黑。
“趙府令的意思是?”李斯沒有著急表態,先不鹹不淡的問道。
趙高依舊直接粗暴,堪稱肆無忌憚的反問道,“我的意思是,若真有那不忍言之事發生,相國大人打算怎麼安排接下來的行程?”
李斯陰著臉,眼眸低垂不看趙高,沉默良久後才幽聲回道,“自然是一切如常。”
這個回答聽著很離譜。
趙高所謂的‘不忍言之事’,自然就是嬴政駕崩薨逝。
皇帝死了,按理說這出巡之事自然就此作罷,趕緊準備處理後事,但李斯卻說還要如常繼續巡遊。
不過李斯的做法其實才是更合適的。
帝國如今局勢危如累卵,嬴政可以說就是維繫一切不至崩盤的關鍵核心。
這要是一下子把嬴政駕崩的訊息給傳出去,只怕扶蘇還沒趕回來給老爹盡孝,自家的基業就要先崩盤了。
身為丞相,李斯必須盡一切所能維持局面。
在這種需求之下,秘不發喪,一切如常才是最合適的安排,直到嬴政選擇的繼位者趕來主持大局,方能真正昭告天下皇帝薨逝這件事。
李斯並不知道嬴政已經選定了扶蘇繼位,但在他看來嬴政哪個皇子都可能,唯獨胡亥不可能。
而只要不是胡亥,無論哪個皇子都不在車隊裡,都得現場安排人去通知,去聯絡,然後還要等人趕過來。
最起碼這段時間內車隊得一切如常。
至於繼位的皇子趕來後該怎麼做,那就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到時候再議不遲。
趙高對這個回答並不意外,點了點頭,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容後突然說道:
“事實上,陛下在不久前已命我寫下了一份……遺詔。”
最後兩個字聽的李斯眉頭一跳,但還是維持住了鎮靜。
話說到這份上,也不必遮掩避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