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將軍無需多言。”
說完,扶蘇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沉默良久之後嘆息著說道,“老師常說,這世上許多事就是生死有命,各取報應。”
“或許……這也只是時候到了!”
蒙恬低著腦袋,不敢搭半句話茬。
說自家到了‘各取報應’的時候這種話,扶蘇當然有資格說,但他蒙恬一介外臣,還是閉嘴為好。
扶蘇也不在意蒙恬裝不存在,接著說道,“不管如何,皇帝的事我們已經無力干預,更無力改變,接下來,得先顧好自己的事了!”
說著,扶蘇渾身氣質一變,之前的失意頹喪一掃而空,面上重新露出往日的沉穩堅毅,沉聲問道:
“蒙將軍,王離那邊你怎麼看?”
蒙恬仔細斟酌一番後回道,“回殿下,若是真有事變之時,王離還著實是個麻煩,雖構不成致命威脅,但必須第一時間著手抹除,否則更添大亂。”
嬴政上次北巡之後便奪去了蒙恬維護邊疆防線的職責,將之轉交給了王離,一同轉過去的還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北地邊軍軍權。
蒙恬當時損失的兵力在五六萬人,但因為邊防大任落到了王離手上,他之後就可以一點一點蠶食蒙恬的兵權——這段時間他也一直在這麼做。
嚴格來說,蒙恬能牢牢抓在手裡的只有數萬黃金火騎兵,以及用於修築長城的幾萬人——這部分折算下來,也就是北地邊軍總數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最後,長城軍團的大頭反而都會落到王離手裡。
不過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恐怕是沒有那麼多時間給王離了。
蒙恬估計,王離最多隻來得及奪取一半,也就是十萬北地邊軍的控制權。
而且這個數字還要有水分。
雖說軍隊行動,只認兵權不認人,但調兵只用兵權,用兵卻得靠人。
北地邊軍這些年都在蒙恬掌控之下,中高階軍官大都是蒙恬的自己人,不說跟王離對著幹,但也不會讓他用的多舒服自在。
當然,以王家在軍中的威望與能量,王離有的是辦法解決這個小問題。
不過這就又繞回到了上一個問題——時間。
王離大機率是來不及對軍隊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重整的。
再加上王離自身的水平——蒙恬不是輕視敵人,而是大澤山一戰是在讓他很難評。
雖說大澤山之敗是多方面因素迭加之下的結果,但王離的責任絕對少不了。
身為主將,能把仗打成這個德行,直接軍法處置都活該!
而掌握著大澤山之戰全部細節的蒙恬更是從中發現了王離的一個嚴重缺陷——這人根本打不了逆風仗!
縱觀大澤山之戰,王離前期的準備和安排也算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但局勢只要超出了王離的預計,他就立刻不會玩了,跟個無頭蒼蠅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