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隊的另一處,李斯的馬車中,他正喝著熱茶,一邊休息一邊思考。
李斯得知嬴政的身體問題後,第一反應就是勸嬴政中止出巡,即刻返回咸陽,然後召集名醫為皇帝治病。
從嬴政的健康角度來考慮,李斯的建議沒毛病。
但從帝國的大局來考慮,李斯這話屬於沒過腦子——帝國局勢動盪不已,嬴政身體不適的訊息一旦傳開,反秦勢力非得集體開贏趴。
身為相國,他當然要維護帝國的統治,保證不鬧出亂子。
所以這種大事,就得悄悄地處理,絕不能大張旗鼓,著急忙慌。
但這也不怪李斯,真不是他說話不過腦子,而是他只能這麼建議。
皇帝病了,他一個人臣難不成還能建議他先忍忍?
至於說悄悄找大夫來給他治病……倒是行得通。
這年頭想隨隨便便找來一個靠譜的大夫並不容易,就算是皇帝也一樣。
或者應該說皇帝想找大夫更難——給皇帝看病可是個大麻煩,不是誰都願意和皇帝沾上關係。
看好了也無非就是些金銀賞賜,最高的待遇無非就是收入太醫院當個醫官。
這份好處說小不算小,說大是真的不多大。
至少和風險比起來,這些收益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要是治病治岔了,那可是要命的事!
當然,嫌棄往往是相互的。
民間的大夫嫌棄嬴政,嬴政也嫌棄民間的大夫。
醫術這玩意不是身高,誰高誰低一目瞭然。
一百個醫生裡至少有九十個,甚至九十九個純看老天爺賞飯的庸醫,有真本事的只佔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
太醫院的太醫都經過了仔細的校驗,醫術水平有保證,不敢說什麼病都能治,但絕不會隨便把人治死。
可民間的大夫就說不準了。
哪怕是在某片地區,甚至一郡乃至多郡之地享負盛名的‘名醫聖手’,也未必靠譜。
名聲這種東西,很多時候不可盡信——尤其是在治病這種容不得失誤的事情上。
臨時再去驗證大夫的水平,很麻煩——這可不是隨便找個病人讓他治就能確認的。
不過這些麻煩都不是問題,因為出巡車隊有隨行的太醫。
皇帝出巡,還帶著眾多朝臣重員,怎麼可能不帶大夫。
每次出巡,太醫院都會派出至少五名醫術精湛,互相之間關係不好不壞的太醫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