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現在有很多問題,唯獨最容易也最應該出問題的財政,還算良好——這不僅是因為六國‘遺留’下來的財富足夠充裕,也是因為帝國朝廷的運轉相對高效廉潔。
不論是中央朝廷,還是地方官府,都相對高效廉潔……儘管現在中央朝廷對地方政府的掌控力與日俱減,但這一點仍未受到太大的影響。
當然,這不是因為帝國官員的道德水準都很高,而是多方因素綜合作用之下而導致的。
比其一,帝國本身對百姓的盤剝就已經足夠嚴重,留給官員貪腐的餘地就不多了。
就算是能把地皮刮出火星子的狠人,也不可能真就幹刮火星子,總得有利可圖才行。
其二,之前就提過的官員對貪腐的需求,或者說對金錢的需求也不是特別大。
再加上能當上官兒的基本沒有貧民出身,普遍頗有家資,就更降低了貪腐的可能。
其三,帝國的官僚系統其實遠不如後世成熟複雜。
這極大了提高了中央朝廷有效管理地方官府的難度,但與之相應的,則是官僚體系的簡潔。
當官的少了,層層剝皮的環節也就少了,自然也會隨之降低貪腐的力度,並且提高效率。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不再贅述。
當然,高效並不就意味著好事。
就像是對著一本習題胡寫亂畫,做題的效率自然快的飛起,但意義嘛,就只有浪費紙張這一點了。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地萬物不外如是。
說回正題。
因為嬴政瞧不上眼也不在意,這批物資仍然保留在北地各郡的地方官府手裡。
流沙當然不可能馬上從剛經歷過官場大地震的北地官府手裡取回這些物資,但只要東西在北地,那遲早都會回到他們手裡——無論是透過更隱蔽,抑或更激進的手段。
當然,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物資會被逐漸消耗掉。
不過這也不是大問題。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總的來說也不虧。
“至於官場上的變動……”韓非啜了一口熱茶,雙眼微微眯起,彷佛飲了一口美酒,“無關緊要。”
陳平的眉頭不由跳了兩下。
官場上如此大的變動,真的能算做‘無關緊要’嗎?
誠然,以流沙的實力,要不了多久就能重新恢復之前對北地官府的影響力,但到底要多久,是說不準的。
更關鍵的是,時間是個麻煩的問題。
韓非不慌不忙的說道,“山東六國的滅亡,讓我看明白了一件事——忠誠,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與道德和操守都無關。”
“韓國滅亡,除了張相國等少數人以身殉國外,基本就沒什麼人在乎了。”
“當然,我不是贊同殉國這種無意義的行為——儘管我自己也差點走上這條路。”
“韓國的官員不在乎韓國的滅亡,韓國的百姓也不在乎韓國的滅亡……該投降的投降,該流亡的流亡,該歸順的歸順,一切順其自然。”
韓非頗為感慨的說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