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和恐懼一同滋生的情緒就是憤怒和狂躁,諸子百家現在就是這樣。
他們畏懼嬴政的肆無忌憚,也憤怒帝國的趕盡殺絕。
而諸子百家的態度,則會進一步激化地方官府和中央朝廷之間的離心離德——嬴政對中央朝廷的控制力度始終很強,諸子百家對中央朝廷的影響力也很有限,但地方官府始終伸受諸子百家的影響。
而且焚書令這種命令,對地方官府的壓力也很大。
對帝國來說,焚書令究竟利弊如何,還很難說。
不過不管諸子百家如何震動恐慌,對嬴政來說都不重要。
他眼下最重要的是完成自己的東巡之旅。
接下來他要從桑海南下,走琅琊、泗川、東晦等郡,最後西走九江、淮陽、南陽、潁川等郡,最後入關返回咸陽。
隨著整頓完備的東巡車隊再次出發,動盪多日的桑海城終於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百姓對小聖賢莊的消失很不習慣,甚至對蜃樓的從海邊消失都感到不習慣,但他們都不怎麼願意聊起這些話題。
他們只想平靜的活下去,也許很多事他們覺得不對,但他們也只能默不作聲。
………………
桑海城,小聖賢莊。
原本秀麗壯觀的建築群,如今只剩下了一片斷壁殘垣,大片焦黑的土地證明著當晚大火的兇猛,乾涸黑褐的痕跡則代表著一條條曾經鮮活的生命。
在原本的大門口外,擺著不少祭奠之物,都是桑海的百姓放的。
生活在桑海的老百姓,很少有不憧憬,不尊敬小聖賢莊的。
這些東西既是在祭奠小聖賢莊的消亡,也是在祭奠逝去的荀子和伏念。
他們倆的喪事最後是由章邯操辦的,就葬在小聖賢莊的廢墟中。
雖然嬴政吩咐的是厚葬,但又能怎麼厚葬呢?
他們兩個人都是並無官身的普通人,按制就只能簡單下葬。
至於說破例逾制……有皇帝的一句厚葬吩咐,倒不是不能,但帝國已經給小聖賢莊定性為擾亂朝綱,妄議朝政,還試圖參與謀逆大案的反叛分子,這還怎麼破例呢?
況且人都死了,小聖賢莊也沒了,厚葬又有什麼意義呢?
章邯索性就直接把人埋在了書院廢墟中,立了兩座簡單的墳塋。
現在小聖賢莊為帝國所滅,普通老百姓即使有心祭奠也不敢有動作,但總有少數了無牽掛又不怕死的人。
他們毫無顧忌,想怎麼做都行。
而帝國也沒有為此找他們的麻煩。
因為負責處理後續瑣事的是章邯,他本身就不是這麼心狠的人,更何況他也不敢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