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郢之亂是昌平君仔細策劃過的,但這個仔細,說到底也就只是幾個月的時間而已。
某種意義上,算是昌平君臨時起意了。
他進入秦國官場十幾年,為的可不是在陳郢掀起一場叛亂。
只是,他原本的目的已經來不及完成了,或者說是無法完成了。
他希冀的是藉助自己在秦國內部的能量,來左右秦國的局勢,來遏制秦國的東出。
結果在嬴政徹底上位,執掌大權後,他發現自己根本沒辦法限制住這位野心勃勃的秦王,甚至連稍微遲滯秦國東出的腳步都做不到。
眼瞅著家國將亡,他只能選擇孤注一擲。
如果陳郢之事成功,李信大軍遭遇重創,秦國肯定要休養生息幾年,那楚國就還有機會。
他確實是在冒險,也不得不冒險。
因此,田光儘管對這個計劃充滿了疑慮,卻也終究沒能阻止它的實施,只能盡全力協助昌平君……然後把自己搭進去。
扯遠了,書歸正題。
歷師接著說道,“他無法阻止昌平君的決意,只能提前做好一些安排,作為保險,如果他出了意外的保險。”
勝七二人對視一眼,不由默然。
確實,他們的俠魁最後真的出了意外。
短暫的感慨過後,勝七立馬追問道,“請問長老,俠魁他做了什麼安排?”
“一共兩件。”歷師沒有隱瞞的意思,直言回答道,“其一,是如果他死了,就由我們六個代為發出神農令,以合適的方法決出新一任俠魁。”
“這一件,因為他的失蹤,連帶著神農令丟失而無疾而終了。”
有神農令在,加上田光的提前安排,他們六個老頭可以負責遴選新一任的俠魁。
但是沒了關鍵的聖物神農令,六大長老也就只是坐在枯冢中等死的老頭而已。
哪怕農家分裂至此,他們也無能為力。
“而第二件,則和你們這些堂主有關。”歷師長老繼續說道,“他讓我們在合適的時機,將一切告知給合適的人。”
“那……”吳曠有些猶疑的看著歷師。
他想問,現在是否是合適的時機,他們倆又是否是合適的人呢?
歷師明白他的意思,沉默良久後,點了點頭。
其實他並不知道現在是否合適,但……他們沒有太多時間了。
時間未必是合適的時間,但人,他覺得相對還是靠譜的,既然如此,就乾脆卸下這個擔子吧。
農家的圍未來如何,他們六個老傢伙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