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沒想到,扶蘇是在打心底裡欣賞儒家學說,而非是顧及單薄的人情關係。
李斯在心中暗道不妙之際,伏念遲疑了一下,就要答覆扶蘇。
他能給出的,也只有肯定的答覆。
不過這件事的為難程度在伏念看來,還在抄書之上。
小聖賢莊一直坐落在齊魯之地,本身深受齊魯兩國的影響,雖然現在這兩個國家都已經沒了大,但秦國統一到現在其實也沒有幾年,還不足以動搖小聖賢莊幾十上百年來積攢下的習慣。
抄書嘛,只是費時費力,麻煩但不困難。
相較之下,想要改變延續了幾十年的習慣,那可就難得多了。
要不然,伏念也不至於還會遲疑一下。
趙高這個時候卻突然插話,打斷了伏念將要脫口的話:
“公子,您邀請的那位貴客到了。”
“嗯?”這話一出,扶蘇的注意力果然被引了過來,伏唸的話也只好暫且咽回去。
“是嗎?很好!”扶蘇點點頭,從桌案後走了出來,然後朝伏念走了幾步靠近他,笑著說道,“伏念先生,我聽說上次李相國到訪的時候,與貴莊有一場辯合比試,頗有雅趣。”
“儒家兼修六藝,齊魯三傑不僅學識卓越非凡,更是聞名天下的劍術大家。”
“既然上次李相國來比過文道了,那麼今天,我想來一場以劍論道,伏念先生意下如何?”
這話就等於沒問,伏念還能拒絕不成。
三場劍試,就此落定。
至於剛才扶蘇提出的要求,就被眾人默契的全部無視掉了。
伏念本來就不想答應,能含糊過去自然含糊過去。
趙高李斯等人則不願意看見扶蘇和儒家徹底走到一起,所以才會打斷伏念,只要這件事沒徹底落定,他們後續就仍有阻止的餘地。
而扶蘇不提,是因為不著急。
這場訪問離結束還早著呢,不必急於一時,不如先把李斯和趙高更關心的專案給辦了,省得他們總是不安分。
以劍論道之事落定,一行人便離開藏書樓,朝著小聖賢莊的劍道館而去。
那裡是小聖賢莊的學生修習武功的地方,也是最適合比試的地方。
………………
桑海城郊,山腹之內,噬牙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