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人來了他這裡避難,怎麼也得給他出幾分力,正好他讓楚國打的正沒地躥呢。
也正如天澤所料,韓非並沒有吃白飯,給他出了些注意,成功的從楚軍手上沾了些便宜。
後來韓非離開了一趟,又把衛莊帶了過來,天澤自然更是歡迎。
當然,防備也是少不了的。
衛莊的兵法比之韓非還要強上幾分,幫著天澤的反抗軍又打了幾場小勝仗。
不過,人力有時窮,反抗軍和楚軍之間的硬實力可謂天壤之別,縱然在韓非和衛莊兩位當世大才的幫助下取得了些許小勝,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勉強續命。
能撐一時,不可一世。
所以韓非又一次和天澤提及了他來這裡後不久就提出過的建議——當時天澤果斷拒絕了。
“天澤兄,還是按我之前建議的辦吧。”韓非發完牢騷,轉而向天澤說道,“此地納入楚國治下十餘年,你們這些百越人固然仍然佔據地利,卻沒有那麼大的優勢了。”
“在此地和楚軍相爭,是得不到好結果的,還是繼續南下,嘗試從閩越南越等地重新開啟局面,等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再做考慮吧。”
百越之地,實際上指的是位於南方的相當廣袤的一片土地,天澤所屬的百越王國,空負百越之名,實際上只不過是百越中的一支——東甌而已。
再往南去還有面積幾乎有兩三個百越王國大的閩越,以及比閩越還要大的南越,西甌,駱越等等……
只有過了嶺南,才算真正的到了百越之地,那裡的環境相較百越王國,更為惡劣殘酷,難以生存,故此千百年來,和中原交流最多的,也只有百越王國所在的東甌,以及閩越的部分割槽域而已。
哦,還有揚越之類的,不過早都已經滅亡,地盤也全都歸楚國了。
------題外話------
按照書裡的時間流逝,這時候才秦王政十二年吧,我記不太清了。
不過我之前就說過,不要在意時間的流逝問題。
我會把所有歷史事件的時間都標明,韓國獻南陽地發生於公元前231年,也就是秦王政十六年。
至於時間跳變的問題,大家忽略就好了。
玄機的時間bug,是真的沒法修。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