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秦時之七劍傳人> 第八百四十七章 舅甥爭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四十七章 舅甥爭論 (2 / 3)

熊啟搖了搖頭,“我不這麼覺得。”

“但是……”他一個轉折,沉穩的說道,“我能做的都已經做到了,接下來是否順利,就看項燕將軍和李信的交鋒了。”

“這是我無法左右的。”

扶蘇緊了緊合攏的雙手,凝視著熊啟質問道:

“舅舅可知道,一旦失敗,你會是什麼下場?”

熊啟毫不遲疑的回答道,“不論什麼下場,都不會比亡國之奴更悽慘!”

接著他語氣放緩,柔聲對扶蘇說道,“扶蘇,在你看來, 我的所作所為是不折不扣的背叛,但對我而言,我只是選擇了我的國家。”

“無論如何,我都是故楚王之子,楚國公室的一員。”

“我不希冀,也不需要你能原諒我的所作所為,但我希望你能理解我如此做的理由。”

扶蘇沒有被熊啟的話所打動,緩慢而堅決的搖了搖頭。

如今的他,絕非是隻懂得仁義道德的泛泛君子,對於事理,他有著屬於自己的判斷。

足夠理性,但也不乏感性的判斷。

“舅舅,我只知道,你的一切都是秦國給你的。”

“你的官職,你的俸祿,你的封號,你的封地,你的地位,一切一切……”

“全都是秦國給你的。”

在扶蘇看來,熊啟在秦楚之間選擇了楚國無可厚非。

就像他說的,他是楚國公室。

但是因此想要讓自己認同他的所作所為,絕無可能。

扶蘇可以理解自己老師的那位好友,韓國九公子韓非。

對方為了自己的國家傾盡一切,入秦為臣也是了救國。

秦國不欠他分毫,並沒有因為他放過韓國。

他也不欠秦國分毫,自始至終都是站在韓國的立場上說話。

可熊啟不一樣,他和秦國的關係,迥異於韓非和秦國。

如果熊啟只是選擇背棄秦國,返回故土,幫助楚國一同對抗外敵,那他還能接受。

可他選擇的不是背棄,而是背刺。

面對扶蘇平靜卻犀利的言辭,昌平君沉默無言,片刻後不禁搖頭失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