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秦時之七劍傳人> 第八百一十七章 母逝子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一十七章 母逝子失 (1 / 3)

秦都,咸陽城。

伴隨著又一個國家的滅亡,咸陽城內的百姓越發的振奮了起來,畢竟就現在的情形看,他們秦國很可能會終結掉周王室衰微以來持續了幾百年的紛亂,重新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與有榮焉是免不了的。

不過軍事上的一再勝利,卻也掩飾不了咸陽城此時已經不復往日繁榮的現實。

對於一個農業國來說, 戰爭的負擔必然是巨大且難以承擔的,更不要說是經年連戰。

即使嬴政奮六世之餘烈,即使秦國多了鄭國渠這一水利工程,即使秦國得到了四國之地……

糧食及一應軍備物資的損耗還在其次,最關鍵的是人。

補充軍隊需要人,後勤補給也需要人,而且是更多的人。

連續四場滅國大戰, 秦國發動計程車兵數量就達到了五十萬以上,哪怕只算傷亡折損,也有十幾萬人,而為了供給士兵後勤,更是動員了上百萬的民夫徭役。

對於一個人口不足千萬的國家來說,這相當於超過七分之一的人在直接參與戰爭。

至於間接的,就不必算了,基本上就等於全國都是。

由此帶來的蕭條也是可以想像的。

古尋幾乎全程見證了咸陽的蕭索,不過他對此也沒什麼反應。

這是必要的犧牲。

並非是百姓為了統治階級而做出的犧牲,而是百姓為他們自己,或者說是為他們的後人做出的犧牲。

天下不定,戰亂不止,一代又一代的百姓就必須永遠沉淪在對他們而言毫無意義的戰爭之中。

通俗點說就是……長痛不如短痛。

………………

臨近咸陽之後,古尋和章邯就分開了。

章邯向著章臺宮而去, 身為影密衛統領,他必須第一時間向嬴政彙報這段時間發生的事——當然,救了個孩子這種無關痛癢的小事就不需要說了。

而古尋則朝著城郊一處去了。

那裡是一片墳地,算不上亂葬崗,但也不是多正經的好墳地。

他去那裡的原因是, 荊軻就葬在那裡。

看在相識一場的份上, 古尋雖然沒能留住荊軻的性命,但至少還是從嬴政手裡保住了他的屍首,最後就葬在了這裡。

不是什麼好地方,但古尋覺得荊軻估計也不怎麼稀罕秦國的好墳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