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可能顯然都有機率發生。
不過在尉繚看來——同時他也認為嬴政的看法應該和他一致,韓非最大可能是轉為投效他國,對付秦國。
秦國會怕一個韓非嗎?
當然不會,但是這不代表嬴政就會大度的放任韓非成為秦國的阻礙。
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就毀掉算了。
所以嬴政此前一再給韓非表現的機會,試圖看到他選擇放棄韓國,真正的投效秦國, 就像……昌平君熊啟一樣。
但是韓非沒有。
如今韓國亡國之勢已定,韓非仍不肯死心的表現,讓嬴政對他最後的耐心也消磨光了。
君王標配的疑心病,嬴政當然也有,只是大多數時候他都能清晰的分辨狀況,不會一味的被自己的疑心所左右, 做出不合時宜的決定。
不過韓非這件事,嬴政覺得自己的疑心並沒有什麼問題。
如此死忠自己國家,始終不願意改變的人, 會因為家國滅亡就放下往日的執念,改投滅亡自己國家的罪魁禍首?
嬴政不信,嬴政真的不信。
這一點他和古尋的想法就恰好相反。
古尋一直抱著韓國只要亡了,韓非就能認清現實,從忠於韓國,轉為忠於天下的想法。
只能說兩人思考問題時站的角度不一樣,造成了這種差異。
至於誰的觀點會是正確的,那就只有到時候看了。
尉繚心中思緒轉過,沉吟片刻後回答道,“此事,當由王上親自決斷。”
嬴政雙眼向下,睥睨的看了眼尉繚,“你倒是會推卸。”
尉繚聞言輕笑一聲,“呵呵,王上, 不是臣不願意表態,只是臣也確實不知道該怎麼做好。”
“眼下處置韓非有眼下處置他的好處。”
“此時沒有太多外力干擾,王上能夠完全按照自己意思來處置韓非,僅就此事而言,可以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但也有其壞處。”
“韓非一旦出事,只怕會進一步觸動國師古尋的心思,不知道他會做出怎樣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