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蜀郡,石牛道,潛水和白水的交匯之處附近。
古尋,章邯,焱妃三人走在水邊,表情各不相同。
焱妃一臉冷淡,毫無情感起伏,擔憂夾雜著些許意料之內的瞭然感。
章邯則掛著跟在古尋身邊常有的苦笑,一副無可奈何的挫敗模樣,而且臉上還沒什麼血色,似乎有些虛弱。
古尋卻一臉的不服氣,口中唸唸有詞。
三人這副模樣的原因,就在於之前在南鄭城時,古尋做下的決定——行舟趕路。
有一說一,這麼趕路的速度確實沒話說,僅僅不到兩天,他們就沿著褒水支流,一路南下,穿越了大半段的石牛道。
但是速度快的同時,其趕路體驗的糟糕,也是無以言表的。
古尋的操船技巧比章邯預想的要好,但是過於簡單粗暴,就是用真氣硬控。
在水流湍急和礁石密佈的河段,船隻行駛在水流之中,別說平穩輕緩了,它能稍微不晃那麼幾息的時間都難,整個過程概括一下就是……旋轉,跳躍,章邯閉著眼。
是真的偶爾會跳躍,實在躲不開了,古尋就會用冰魄真氣凍一條冰面起跳臺出來……
焱妃的實力比章邯強上不少,還能勉強用內勁穩住自己,章邯就只能以物理手段為主了,相應的,眩暈噁心感也就不可避免了。
作為正經的關中人, 他水性還算不錯, 暈船這種事也很少有, 不過……還是得看什麼情況。
不過古尋的技術終究不是完全靠得住的,不久之前,在一段佈滿了旋流礁石的湍急水段, 古尋終於小小的失誤了一次,代價就是他們賴以趕路的交通工具當場被摧毀。
三人只能無奈改為步行, 好在這裡距離葭萌關已經不遠了。
風餐露宿, 徒步趕路, 哪怕是趕山路,對於他們幾個人來說, 尤其是剛剛經歷過一場激情山中大逃殺的焱妃和常常要外出公幹的章邯來說,並不是什麼麻煩事。
就是這事實在讓人糟心,而且他們還不好說始作俑者……
章邯尤為心悸, 之前要不是古尋一把抓住了他, 他可能就陪著船一起死在旋流之中了。
真正的千鈞一髮……儘管在古尋看來明明就很安全。
章邯試探著對古尋建議道, “國師大人, 咱們接下來就不用再走水路了吧?”
“過了葭萌關,貌似入蜀的水道會更加危險難行, 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