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秦時之七劍傳人> 第五百一十一章 故人再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一十一章 故人再見 (1 / 2)

秦,晉,齊,楚,此四國便是春秋四強。

而到了如今的戰國末年,晉國三分,不復存在,但是由它分裂而成的韓趙魏三國卻能齊齊躋身七大戰國足以證明晉國昔日的實力。

秦國的情況無需贅言,兵鋒無敵,橫壓山東六國。

楚國地廣千里,人口眾多,雖不復昔日橫則秦帝,縱則楚王的風光,但底蘊猶在,國力還算昌盛。

唯有齊國,它雖然沒有像晉國一樣乾脆就徹底下線,但也沒能像楚國一樣,勉強守住國力底線,反而因為享受了一把秦國的待遇——被五國聯軍進攻,後來楚國也加入,變成了六國聯軍——而被打的幾近滅國,被樂毅連下七十餘城,只剩下即墨和莒城。

好在反間計在戰國時期簡直無往不利,樂毅被撤,田單一出火牛計,收復國土,但是齊國至此算是一蹶不振了。

更確切的說,是被打自閉了——字面意思上的自閉。

齊國自此不再摻和除了商業活動之外其餘六國之間的任何紛紛擾擾,安心的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安心舔傷口。

正所謂無為而為,對於秦國來說齊國什麼都不做就已經是做了許多,秦齊成了天然的盟友,但是又不擺在明面上,導致其餘五國氣的牙根癢癢,又不方便直接對齊國動手。

於是乎,在那之後的幾十年裡,齊國安心的當著自己的海邊鹽工,大力發展商業,藉由鹽業之利,輕鬆的一躍成為七國首富,當然,為此犧牲的,就是齊國的武備鬆垮,軍隊戰力低下。

理所當然的,齊國的國土進一步被蠶食,被楚國搶走了淮北,被秦國侵佔了東郡,被趙國拿走了饒安,到了今時今日,只剩下了高唐,臨淄,即墨三郡之地,不過到這也就算是極限了,楚國佔了上千裡的白地,無力在向北擴張,秦國不除掉韓魏之前也不可能再向北打了,再打東郡那條線都快成了橫著的智利了,而趙國……太窮了,自保的錢都快不夠了,哪有閒錢再發動對外戰爭?

由此,在齊王建的治理時期,齊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平靜時光,也因此,齊國的商業越發蓬勃發展,換言之,這個國家越發的有錢了。

古尋趕著馬車,想著離自己不遠的小錢錢,心裡美的都快合不攏嘴了。

這波和齊王建的買賣,古尋還是很有把握的——咱在齊國有人!

好歹陳和是個王室成員,雖然是武痴,但幫自己牽線搭橋肯定沒問題,而齊國商業行為蔚然成風,鹽利更是國家主要收入來源,只要搭上了線,齊王建不會不願意談這樁買賣的。

退一步說,就算陳和搭不了這個線,大不了古尋直接用秦國國師的身份去談,了不起回頭在朝中被人彈劾,古尋也不在乎。

不過現在古尋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新鄭分別的時候,陳和說自己會回即墨待著,而古尋眼下要去的卻是臨淄,二者相差幾百裡地呢,就算即墨也是古尋的目的地之一,也不能先繞路去那啊!

………………

齊都臨淄,是當今天下見經濟最為繁榮的一座城池,因依傍淄水而得名,自武王時期齊國立國便是國都,綿延了八百載,齊國都換姓了,它還依舊挺立。

這座城池的構造和趙都邯鄲有幾分相近,都分為了兩塊城區,一塊大城,為普通官吏,百姓,和商人的主要生活活動區域,佔地約十四平方公里,一塊小城,為王公貴族和朝中重臣生活的區域,佔地約三平方公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