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事項就是這些,在一個月內會有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工作人員與您直接聯絡的,再見。”經過數十分鐘,那位“不放心”的工作人員覺得事情全部交待清楚之後,才掛掉了電話。
“諾獎!我獲得了諾獎!”
“我們華國人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李默放下電話,激動的重複道。
“等等,我應該同誰一起慶祝了?”
激動過後的他,發現身邊竟沒有可以一訴衷腸的知己好友。夏晴?不行,她現在肯定墨星科技忙碌著。
吳教授?不行,李默覺得不應該再這樣“打擊”老師了。
海哥?更加不行,海哥可以是一個好下屬,但不會是好朋友。
朋友雖多,但並沒有可以完全理解他的,這讓激動之後的李默感覺到幾分寂寞。
這時他想到了一個“人”。
“歡迎回來主人。”
“小花在這裡恭賀主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默剛剛踏上二樓,人工智慧小花立刻開啟實驗室的燈光。
“謝謝你小花。”李默輕輕坐在沙發上,“播放柴可夫斯基的。”
舒緩的旋律響起。
“主人,您是不是累了。”小花主動說道。
李默聽著音樂,閉上眼睛,“如果讓你衝擊諾貝爾獎,需要多長時間?”
小花自從被他接入網際網路後,智力飛速提升,根據程式顯示,現在的智力已經達到了160,這在人類中已經是天才的表現了。
並且,小花還用有人類無法企及的學習速度和計算速度。
即使李默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但遠遠不及小花每秒上千M的儲存速度。計算速度就更不能相比了,小花已經建立了區塊鏈計算模式,現在的計算能力堪比一臺大型的超算中心。
“根據計算,小花成功獲得諾獎的機率無限接近於0。”小花說出了一個讓他意外的答案。
李默睜開了眼睛。
小花接著說道:“人腦和人工智慧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創新,我只能根據已有的資料或者標準計算出結果,人腦卻可以從模糊中得到答案。”
“而諾獎是以原創性的理論為評分標準的,所以,小花獲得諾獎的機率無限接近於0。”
李默點點頭,有科學家說過,想象力是宇宙賦予人類最大的天賦。那些傑出的科學家總可以從“朦朧”中看到規律。牛頓僅憑藉落地的蘋果,就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存在,總結出力學三大定律。在計算引力過程中,為了計算方便還順便發明了微積分。
如果說牛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話,那麼印度傳奇數學家拉馬努金則完全憑藉“想象力”成為了著名的數學家。這位從沒接受過正規數學教育的天才,在33年短暫生命中,在直覺的驅使下,寫下了4000條數學公式。讓世人驚訝的是,這些看起來毫無意義公式,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對伽馬函式、模形式、發散級數、超幾何級數、質數理論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直覺的跳躍甚至令今天的數學家感到迷惑,在他死後70多年,他的論文中埋藏的秘密依然在不斷地被挖掘出來。
所以李默知道小花並沒有“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