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
“我們和國外最大的差別就是理念不同。”李默終於跑出了自己的觀點。
理念?吳教授似有所思。
李默接著說道:“對待科學的理念不同,造成了中外科研上的差距。”
“國外講究的是學以致用,科學與技術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任何科學理論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為了獲取更先進的技術。”
“熱功轉換原理促進了內燃機的誕生,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為原子彈製造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論基礎,電磁感應定律開創了電力時代。”
“具體到實際中,那就是國外的私人實驗室特別多。加州大學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麻省的林肯實驗室冷泉港實驗室卡文迪什實驗室保羅謝勒研究所等等。”
“這些實驗室可以把學術成果化為實際的科學發明,賺取豐厚的資金。然後把這些資金重新投入到科研中,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迴圈。”
李默一口氣把自己建立實驗室的目的說了出來,建設實驗室的日子裡,他才感覺到了什麼叫做身單力薄,希望得到老師的支援。
吳教授頻頻點頭,這些話,他大部分是贊同的。
“你初期投入了多少資金?”
“1億人民幣!”李默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1億?”
“你哪裡有這麼多錢?”這個數字大大超過了吳教授的想象,即使自己這位天才學生屢獲國際大獎,獎金也只是杯水車薪。
旁邊的周大方聽到這個數字,也不覺的激靈了一下。“1億”足夠一個人實現財務自由了,如果他有1億後會做什麼呢?
去環遊世界?太累,並且語言不通。
買跑車?不感興趣。
買好吃的?花的太慢了...
想了許多,周大方覺得實現了財務自由後,他大機率還是接著研究數學,這難道就是科研狗的覺悟?
李默並不知道他說出的這個數字在自己師兄的腦海裡已經演繹成了一場風暴。
他盡力讓自己的表情顯得真實可信,“借的!”
“借的?”吳教授瞪大了雙眼,這可是1億元呀,誰會把這麼大數額的資金借給一位學生。李默的家底他也很清楚,父母都是普通的職工,難道他走了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