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她一場,我也不多要,兩百兩,就兩百兩。”
還就?
把你柳家上下三代都賣了,也賣不起兩百兩的價。
“還有兩個舅舅的,一家五十兩。”趙澄在一邊替他們補充。
“一開始是二舅要跟我師父借一百兩,讓他寫借條,寫清楚了什麼時候還用什麼抵,他不願意。
這才轉口要五十兩,不借就罵我師父沒良心,還說師父給二老養老的銀子太少,還說顏家斷親的都給二十兩,至少也要兩百兩。”
管它是不是柳家人說的話,反正趙澄就按照這樣說了,也差不離。
村長也是不知道他們杏花村是不是犯了什麼忌,怎麼就能出這種不要臉的人?
還一出,就是一家?子。
開口就是一百兩,五十兩,當銀子是從天上下來的?
就是下雨,那也要先打了雷啊。
“柳家的,做人還是要講個理兒,你說是不是?”
村長語重心長的對柳老頭說,眼睛也看著柳老頭。
好歹他是一家之主,他該說的話才是。
對村長還是敬畏的,柳老頭不敢太不把村長當回事。
“那您說要怎麼辦?”
有他這話,村長覺得他應該是還能聽進去話。
“村裡不止是你一家,都看著呢,十里八鄉也都能聽去。
你家也有兒媳婦不是?以後幾個小的都還要娶妻嫁人不是?
既然你問了問,那我就說句公道話。
你也別說斷親不斷親的話,傷感情。
丫頭既然是主動的說要奉養你們,那就按照兩個哥哥的來。
這樣,你們兩口子說,行不行?”
村裡不只是柳家才分家,孩子們大了都是要分家的,各家給父母的養老銀子也都差不多,到哪兒都能問到。
當初柳家分家,說好的是兩個兒子一年給一兩銀子,合起來兩個老的吃喝用是綽綽有餘的,至於生病和百年,再兄弟倆分攤,村裡別家也都是這樣。
要是兒子孝順的願意多給,那個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