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他們幾個孩子每天回來都要先來看顏卿,剛進門的時候不敢靠近,當爹的可是嚴詞勒令過,從外頭回來一身的寒氣不許靠近,再把寒氣過給你娘了。
這話小魚他們都記得清楚,孃親(舅娘)不能受涼。
不僅如此,他們也不能跟孃親(舅娘)說太久的話,不能打擾孃親(舅娘)休息。
幾個孩子一般都是趕在宋彪回來之前去做先生布置的課業,不然鐵定是要捱揍的。
宋彪揍孩子是真揍,可不慣著他們,打擾他媳婦兒要捱揍,被先生留堂要捱揍, 被先生打了手板要捱揍,字寫得不好要捱揍,拳腳練得不好也會要捱揍。
每次男人揍孩子們的時候顏卿都是心疼的, 但也都躲著不看,事後再安慰他們,給個好吃的,或者誇獎別處優點。
男人說,“小崽子不打能行?都是定性的時候,現在你不捨得打,等以後出去有的是人幫你打。”
再想想,男人也不是無緣無故就打孩子,孩子們不犯錯的時候他也是心疼孩子們的,而且孩子們還都喜歡跟著他。
從這點可見,孩子們並沒有因為捱了打就與他生分。
況且,自己小魚和團團著實是皮,跟他們一對比起來,稟哥兒可就太讓人省心了些。
現在,幾個孩子就在當年宋彪給兒子留點檀木書桌上寫著大字,這張桌子顏卿可捨不得留在老家荒廢。
這張桌子可是承載了男人對孩子們的期待,每次看到這張桌子顏卿都能想起來當年男人想要兒子讀書科考來改換門庭的期望模樣。
哪怕是現在男人已經靠自己改換了門庭,他還是堅定要孩子們讀書。
“不讀書,還跟老子一樣打仗?”
顏卿不想兒子再上戰場,但也知道真要是到了要打仗的那一天,他們家的孩子還是要上戰場,這是他們的命。
他們父親是在戰場上給他們掙來的榮華富貴,便是給他們鋪了這條路。
都是上戰場,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宋彪心中太有數了。
他們這群從堪平來的孩子與京城的公子哥兒們格格不入,不僅是從習慣脾性上,還有外貌上。
堪平的來這群孩子都是打小在鄉下里野慣了的,還都身板皮實面板黝黑,以宋家的小魚為最,但小魚又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孩子是稟哥兒,然後是那志遠。
從小含著金湯匙出生,又被嬌慣著養大的精緻的公子哥兒們不屑於與他們來往,甚至是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