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西雅圖,連綿的陰雨。
對開拓者的球員而言,他們早就習慣了這種天氣。
波特蘭的雨水一點都不比西雅圖少。
和超音速1:1戰平的局勢沒有讓開拓者全隊太過緊張。
第二戰他們重新找回了應對狼群的辦法。
慢一些,傳球更細緻一些,減少不必要的失誤,提升中遠距離的準頭。
開拓者正常發揮,超音速就沒有擊敗開拓者的可能,他們的核心陣容還是太年輕了。
超音速的中鋒更是有重大缺陷,貝諾特本傑明空有天賦,但性情懶散,在季後賽級別的對抗中無法護住球隊三秒區。
不管是對位薩博尼斯或是甘國陽,他只能勉勉強強完成基本任務,想超常發揮帶走開拓者雙塔,想都不要想。
在後場,波特第一場被佩頓咬住後,第二戰用一場28分11次助攻給出了回應。
佩頓畢竟二年級,他有天賦和鬥志,經驗上欠缺太多,第二場被波特和甘國陽的擋拆玩的暈頭轉向。
第三戰的賽前訓練,甘國陽和波特、戴爾庫裡在訓練館進行CircleKnockout的訓練。
CircleKnockout就是三名球員圍成一圈,每個人手裡一個球,一隻手運球,一隻手去搶對方的球。
每個人在運球的同時,都要面對另外兩個人的搶斷威脅,所以要一邊保護自己的球,一邊嘗試去斷掉其他人的球。
波特在大學時就進行著這樣的訓練,並且是學校裡的佼佼者,經常能斷球得手,並護住了自己的球。
後來1984年在奧運訓練營,他和全美眾多高手進行此種訓練都能不落下風。
波特記得那時候甘國陽作為中鋒也會參加這類訓練,他的運球很好。
雖然甘國陽往往不是贏家,可他總是能堅持很久,和那些後衛玩的不亦樂乎。
戴爾庫裡稍差一些,不過作為射手的他,對運球的要求沒有那麼高。
不知不覺七八年時間過去了,這三個奧運訓練營的年輕人都成熟了。
波特的運球還是那麼出色,庫裡的運球同樣非常純熟。
不過最讓人驚訝的還是甘國陽,他已經能贏庫裡和波特兩個人了。
這次他不僅護住了自己的球,還把庫裡和波特的球都給斷了下來。
一個人手裡三個球輪流拍,像雜耍一樣在胯下流轉,順滑無比。
“怎麼樣,我的運球水平還不錯,你們倆要好好加油了!”
說完,甘國陽把球扔回給庫裡和波特,自己跑去場地另一邊練投籃去了。
波特問庫裡:“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倆連CircleKnockout都玩不過阿甘了?”
庫裡道:“我記得剛開始,還是可以贏他的,87年的時候?後來就難了。再後來,也就是最近,我們開始輸了。”
波特道:“他一箇中鋒,把運球練的這麼好乾什麼?頂替我打控球后衛嗎?”
“誰說不可以,阿甘一直在進步啊,我覺得他掃地都掃的比保潔阿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