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的優點是穩定,缺點也是穩定。
自從拉里米勒接手球隊,以斯托克頓馬龍為核心打造小城市球會後,爵士就一直是聯盟不可忽視的力量。
他們的穩定主要體現在,整個球隊的重心是真正放在籃球上,傑夫馬龍在來到爵士隊後就表示“這裡的氛圍和大學時一樣,一點都不像職業球隊。”
很多職業球隊像公司,大家聚在一起上班,上午訓練,晚上打球,打完球下班,出去喝個酒,吃點東西,找點樂子。
籃球是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
爵士隊不一樣,鹽湖城是小城市,沒有太多娛樂活動,籃球本身就是最大的娛樂。
在這裡,邊緣球員都是名人,球員們除了打球之外,很少去看電影或者吃飯。
不是他們不喜歡,而是在鹽湖城他們都很出名,到了任何地方都會被人要簽名,這是一種困擾。
還有,球隊老大往往決定一個球隊的氣質,爵士隊的兩個核心斯托克頓、馬龍都是不喜歡夜生活的傢伙。
斯托克頓打球之餘是個家庭好好先生,而卡爾馬龍的愛好是釣魚、打獵、伐木、開卡車,總之和城市的燈紅酒綠關係不大。
並且這兩個傢伙的出勤率高的可怕,從8485賽季到現在,兩個人缺席的場數加起來用一隻手就能數過來。
他們和這座城市一起塑造了爵士隊低調、團結,專注於籃球的穩定球隊文化,這讓爵士始終無法小覷。
不過另一方面,過於穩定往往意味著缺少驚喜,缺少驚世的爆發力和在一個系列賽中逆天改命的能力。
所以爵士這幾年在季後賽,面對硬實力不如自己的對手,不穩,會被勇士、太陽這樣的神經刀球隊打得灰頭土臉,下克上。
面對硬實力明顯強於自己的球隊,沒戲,80年代的湖人,現在的開拓者,他們都看不到太多贏球希望,只能說死的不難看。
第一節,斯托克頓和馬龍在面對開拓者後衛、鋒線明顯強過一頭的天賦時,打得頗為吃力。
尤其是斯托克頓,第一節沒打完,他已經出現了3次失誤,這對一個控球后衛而言是相當致命的。
波特、劉易斯等人對斯托克頓的嚴防死守,合理包夾,讓個人攻擊能力不佳的斯托克頓打得很難受。
斯隆在暫停後進行了人員更換,換下了在進攻端拖後腿,防守端也已老邁的馬克伊頓,換上了替補內線邁克布朗。
布朗身材不算高,但他有著強壯的身體,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寬厚後背,從背面看好似一隻大棕熊,所以被球迷親切的稱呼為“大熊”。
布朗登場後,爵士隊在進攻端更加靈活,布朗也有著比馬克伊頓更好的自主得分能力,能一定程度上分擔馬龍的內線進攻壓力。
在和阿甘的對抗中,布朗是聯盟中少數在低位可以一對一稍微頂一下甘國陽的狠角色,他是聯盟最好的低位防禦者之一。
隨著大衛班諾特在進攻中沉入低位,迅速要位接球轉身上籃打進兩分,爵士隊稍稍緩了口氣。
甘國陽看到爵士隊這次進攻,不自覺的搖了搖頭,衝回防的斯托克頓道:“打得太磨嘰了約翰…太…”
斯托克頓看了甘國陽一眼,甘國陽意識到雙方在比賽,沒必要交流這些,沒有繼續說下去。
剛剛這次進攻,爵士先是利用斯托克頓突破拉扯防線,接著假突真傳給到在高位接應的馬龍。
馬龍往裡走一步,手遞手掩護給到繞出來的斯托克頓,此時,邁克布朗拉到右側翼帶走甘國陽的防守,大衛班諾特沉到了籃下,接球完成進攻。
配合的很漂亮,從傳球到掩護到策應再到拉開防守,最終完成進攻,爵士五個人打得很默契,少一步這個戰術都打不成。
但在甘國陽看來,有些太磨嘰了,明明可以更簡單的。